布鲁金斯研究员:尼克松式重启是否可能?

自尼克松1972年戏剧性访华以来,美中关系的管理并非依靠宏大的姿态或追逐某种神秘的最终状态,而是需要艰难而持续的战略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近期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趋势

美国愿意和中国缓和关系,看来不是因为改变了“视中国为敌”的基本态度,而是因为现在还不是“脱钩”的时候,美国还需要中国,中国也还需要美国,目前双方都在“去风险”,努力摆脱对对方的依赖。此外,特朗普一再强调他并不希望“脱钩”,相反,他希望中国对美国“开放市场”,说明他承认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查看全文

专访德雷尔(Jacob Dreyer):住在上海 观察中国社会变迁

我刚离开美国时,感觉美国是个“无聊”但安全的地方,而中国则是混乱、无政府、充满活力的。

查看全文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 (四则)

美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次试图通过成立第三党改变政治现状、实施选情突破的先例,但这些尝试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几次选举中,第三党候选人曾经对大选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了美国的国运。这次,因为美国选民都会在各种程度上受到“大而美”法案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愤怒和抗争也许会使这次建党尝试获得一定的成功。

查看全文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将如何让中国再次伟大

这个乱七八糟的法案没有举行任何独立能源专家——甚至没有一位科学家——的听证会就匆匆通过了,肯定会危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大部分是在共和党控制的州),并有可能使上万美国工人失去工作。顺便说一下,该法案还首次禁止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排放的过量甲烷征收费用,为期10年,甲烷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

查看全文

活动

80年前的抗战胜利与旧金山会议

八十年过去,世界依然多难,战争的阴影未散,制度的裂缝日益加深。但我们依然相信:和平的力量,仍然存在于人民之间——在记忆中,在行动中,在每一次愿意倾听、理解与共处的努力之中。

第二届亚太和平发展论坛暨吉米·卡特和平对话在东京成功举办

2025中美智库经贸对话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卡特中心和人民大学在北京举行中美经贸关系对话

卡特中心总裁亚历山大: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

卡特中心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举行对话

其他内容

BBC: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二十年的记忆追溯

1999年时,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经济、技术和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当时,中国一心致富,其外交政策远远没有今天这样令人瞩目。但20年后,中国意识到自己已经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其野心。被炸使馆的旧址被重新开发,将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文化中心之一。其象征意义不言自明:一块在西方霸权下经历屈辱和悲剧的土地浴火重生,成为展现中国灿烂历史的闪亮殿堂。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

特朗普强力施压,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美国国庆谈“梦想”(二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廿八载:”一国”扎根,”两制”花开

美国参议院通过特朗普的巨额税收和支出法案

苏小玲:品色,在烟台山上

鸦片战争还是中英贸易战:我们如何不再堕入历史的深渊?

关于我们

关于《中美印象》

《中美印象》由卡特中心和美国和中国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创办。网站、公号的宗旨是:只有牢记过去和直面现实,美中才能公平竞争,消除误解,管控分歧,和平共处。我们希望读者能在这里体会美中关系的波澜壮阔。

订阅我们的简报

请输入你的邮件地址订阅《中美印象》简报。订阅后你会定期收到本站编辑部提供的网站最新原创文章的链接、双边关系的热点新闻和本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