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谁也无法取代谁、谁也无法改变谁,中美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和平共存。这不仅是竞争理性的体现,也是现实的需要。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全球疾病防控、经济相互依存等领域,都要求中美合作。查看全文
Tags :中美关系
我的中国之行让我意识到,在很多领域,美国都落后了(比如绿色能源和技术),但我没想到,中国竟然在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消费主义上取得了胜利。查看全文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更为强大且多面向的敌人。它拥有广泛的贸易网络、网络攻击能力、尖端科技、灵活而且大规模对全球南方国家传播信息,以及“一带一路”与“数字丝路”等的倡议,是比当年苏联更强劲的挑战者。为了避免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必须持续强化军事的吓阻能力。 但若要彻底胜出,光靠军事实力是不够的,非军事手段同样不可或缺。 查看全文
两位兰德智库专家2025年7月22日在《外交事务》发表文章探讨人工通用智能(AGI)和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冲击,呼吁美国政府未雨绸缪、强化危机应对机制。查看全文
鉴于当前局势,任何大型交易都需要美国默认东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为中国势力范围,以换取中国对美国在西半球、大西洋、太平洋岛屿和大洋洲的势力范围的类似认可。查看全文
自尼克松1972年戏剧性访华以来,美中关系的管理并非依靠宏大的姿态或追逐某种神秘的最终状态,而是需要艰难而持续的战略管理工作。查看全文
彭博社和日经亚洲近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接触商界高管,衡量他们陪同总统今年可能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意愿。查看全文
1999年时,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经济、技术和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当时,中国一心致富,其外交政策远远没有今天这样令人瞩目。但20年后,中国意识到自己已经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其野心。被炸使馆的旧址被重新开发,将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文化中心之一。其象征意义不言自明:一块在西方霸权下经历屈辱和悲剧的土地浴火重生,成为展现中国灿烂历史的闪亮殿堂。查看全文
中美关系经历过1999年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和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两次重大危机,今天中美又因为贸易摩擦进入一个新的危机。如果说前两次危机都在两国领导人密切的磋商和设身处地的理解中被化解,这次商业上的冲撞也会转危为安。查看全文
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但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忠于我们的立国原则的同时,使其发挥作用。否则,当特朗普时代的硝烟散尽时,美国可能不会“再次伟大”,反而会变得更弱。而我们将发现,徒弟已成了师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