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的扶持下,中国工厂的强大实力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一次结构性巨变的一部分。查看全文
Tags :中国经济
本次会议将汇聚跨国企业领袖、国际战略专家与投资机构代表,共同解析全球市场新机遇,为正在或计划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战略导航。查看全文
美联社和新华社分别发表了两篇文章,谈论欧洲企业在华的运营情况以及双方近期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查看全文
2015年5月,中国政府公布了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尽管存在不足之处,《日经新闻》对此计划的结论是“基本完成”。在总共10个项目中,表现优异的有7项,其余3项也有所进步,总分在80分左右。查看全文
此次关税增加84%,则意味着对美国出口可能下降84%。据此推算,GDP可能下降约2.5个百分点。当然,这可能是最悲观的估计,因为经过几年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可能已逐渐适应高关税环境,且转口贸易的规模及其受关税影响的程度尚不明确。查看全文
除了先进的稻种科技,中国的基因测序技术也可能帮助世界。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基因测序技术,对于帮助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深具潜力。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型公共图书馆中,我们过去要使用卡片目录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找到相关文献,然后再一页一页寻找我们需要的信息。查看全文
克莱蒙特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裴敏欣教授是一位少有的定期在大众媒体撰写专栏的政治学者。他目前在彭博社撰写的关注中美关系和中国政治的每周评论性文章备受瞩目。中美印象近日对裴敏欣教授进行了一次专访,了解一下他对TikToK、中国经济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看法。查看全文
最后,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名学者,我最深切地希望两国都能实施正确的经济政策和制度,两国经济都能表现良好,并继续帮助人民摆脱贫困,提高两国人民的福祉。中国与印度是一个学术建构,作为一场辩论是有意义和有趣的,但我们应该在两国做得好的时候报以欢呼,如果犯了错误就应该提出批评。查看全文
近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节目“60分钟”(60 Minutes Overtime)节目组受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的邀请前往北京和上海,并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采访了伯恩斯。采访中,他重点阐述了中国经济现状,中美的经济连接,和美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在最后谈及如“过山车般”的中美关系时,伯恩斯表示, “我认为中国最终希望超越美国,成为主导全球的国家。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不想生活在一个中国人占主导地位的世界” 。这段话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查看全文
这一切都体现出中国在推动自身和世界发展上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我们赌赢的信心。我们对未来15年里穷人生活加速改善的可能性充满希望,也期盼与有见识、有激情、有意愿投身全球健康与发展的中国伙伴携起手来,推动创新、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