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特朗普显然在把诺贝尔和平奖作为自己外交布局的重要目标甚至核心目标。他的言行举止、与普京的会谈内容、甚至打电话询问程序,都印证了这一点。但诺贝尔和平奖并非靠意愿和表演就能获得,它需要实质性的成果、广泛的国际承认和一定程度的道义合法性。查看全文
在这三人的描述中,胡锡进主要是从中国支持和平进程这个立场对谈判的正面影响来阐述,而达巍则认为中国不可能扮演核心的角色,只能是参与的角色。不过,王辉耀则憧憬了中国在未来乌克兰安全保障中所扮演的实质性角色。查看全文
特朗普的这次和平努力,普遍得到“北约”和小泽的赞许,尤其是特朗普表示美国愿意为今后乌克兰的长久和平提供安全保证,使他们认为“和平协议”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查看全文
随着特朗普削减美国的文化外交能力,美国在该地区竞争的结构性能力可能会进一步被削弱,从而使中国得以巩固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等国的成果。查看全文
在中国不断扩大对东盟影响力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经济惩罚为“大棒”、军事援助为“胡萝卜”的战略模式。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削弱美国在东盟地区多年积累的政治信任与制度性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东盟将无条件倒向中国。查看全文
Third Way在报告中写道:“美国人对中国态度的缓和,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个国家及其领导人抱有高度敬意,而是因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因此对使用强硬手段变得更加犹豫。”查看全文
特朗普在和其他国家的谈判中似乎顺风顺水,节节获胜之后,态度也越来越强硬,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股市没有因为关税的执行而产生激烈震荡,增加了特朗普的底气。如此看来,美中之间要达成共识似乎比前更加困难了。查看全文
特朗普贸易战的“新阶段”,并非一场简单的选举表演,而是美国政治深层结构的映射,是全球制度重塑的开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角力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不断求变、稳健前行的制度主体,才可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赢得尊重与主动。查看全文
总而言之,几乎没有国家愿意卷入中美之间的冲突。洛伊研究所的分析指出,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占联合国成员总数的62%——选择接受北京提出的主权表述,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其中89%支持中国完成统一,但并未明确要求这一过程必须和平进行。 查看全文
使用微信,不代表你认同它的审查或生态系统,而是说明你愿意认真接触中国最真实的舆论场与社会现实。这是身为中国问题观察者不可回避的选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