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中国外交

活动

线上讲座:中国人的国际观能影响北京的外交政策吗?

虽然在中国搞民意测验困难重重,但近年来有不少国内与海外智库就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美国观展开民意调查。这些民调试图了解中国人怎么看待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他们对美国和中美关系的看法是什么,他们对台海问题的观点如何,他们怎样评估国家“统一”与中国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刘亚伟博士将简要介绍这些民调的结果,分析在非民主国家民意与外交政策的决策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试图回答中国人的国际观能否决定中国未来的走向及它与世界的互动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查看全文

分析

低估中国只能让美国更加衰败

拜登政府时期的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与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国事务主任杜如松联手撰写,提出了一个在当代国际关系领域值得深思的论点:美国或正陷入又一次对华“误判”的循环——从原先的“忌惮与恐慌”,转向过度的“松懈与乐观”。两位作者批评了美国近年快速转向的心态,既曾夸大中国可能一举“超越美国”的势头,如今却又笃信中国种种经济和社会难题足以自动遏制其崛起。这种“从极度悲观到盲目乐观”的反复摆动,在他们看来很可能导致一场危险的战略误判。查看全文

活动

陈兼博士谈周恩来与中美关系

2024年11月7日和8日,著名历史学家陈兼博士将在亚特兰大就他最新出版的《周恩来传》做两场报告。第一场报告的时间为2024年11月7日(周四)下午3点半,地点在佐治亚理工学院(Kirkwood Room, Exhibition Hall),题目是“周恩来和他的时代”。第二场报告的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周五)晚7点,地点在吉米·卡特总统博物馆(The Jimmy Carter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题目是“从敌人到‘有默契的盟友’:周恩来和中美关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