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中美传统友谊

转发

记录和保护“老上海”的美国外交官江似虹

江似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从未失去她的美国南方口音——她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她从1981年开始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职,直至1996年退休。她渐渐爱上了这座城市,决定留在那里。到2016年返回华盛顿时,已经很少有——可能完全没有——外国人居住在上海的时间比她长。查看全文

其他

常思颖:中国法律研究先驱孔杰荣的传奇人生

孔杰荣对中国感情深厚,热爱中国文化。据虞平回忆,纽约大学一位的同事曾开玩笑说,他错生为犹太人,原本该是中国人。虞平说,在他影响下,他全家人都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夫人孔殊恩是一位中国艺术史专家,被称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给中央美院开讲座的西方人。他的小儿子是中国艺术专家和鉴赏家,在纽约开设好几家画廊,是许多中国画家的好朋友。查看全文

转发

米特:大多数西方人不记得二战的主要盟国有中国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中国不仅深度参与了联合国等关键战后国际机构的创建,还是一个关键的同盟国,中国在艰难条件下决定顽强抵抗,使亚洲战场得以抵挡日本的不断扩张。如果当时中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二战的结果、战后的格局乃至随后的历史都将截然不同。这一点值得铭记,但仍未得到充分了解。查看全文

其他

寻找杜立特的衢州人郑伟勇:让跨国友谊代代相传

为了找到降落江山的5号机上最后一位突袭者的获救信息,郑伟勇前后花了4年时间。在方圆700公里的范围内一个个村寻访,直到在江山市大桥镇苏源村遇到一位老人,提供了和档案对应的线索。正是在郑伟勇的努力下,一点一点确认了降落在中国的15架飞机的地点,以及大部分机组人员的准确降落位置,同时更多的营救细节也为人所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