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特朗普国防部改名 意义重大

周五,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令,要求将国防部的名称恢复为“战争部”。他在讲话中称,这一称呼“更加贴切,尤其是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局势”。特朗普的表态,意味着他希望美国回到“以进攻为核心”的战略姿态。
《纽约时报》在当天发表了一篇分析性文章,认为从取消对外援助,到推动国防部改名,特朗普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动作,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美国正在抛弃“和平、民主”的传统形象,转而全面强化“硬实力”,以进攻姿态应对中俄等国的挑战。
文章认为,特朗普此次改国防部名字的意义重大。改名之后,美国的“软实力”将不复存在,“硬实力”将被大肆推崇。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削减国务院预算中的数十亿美元对外援助,都传递出一个信号:美国已经退出“推动民主”的事业,也退出了“仁慈大国”的角色。
1949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法律,将当时的“战争部”改名为“国防部”,以应对核武器时代的威慑需求。当时,苏联即将首次核试验成功,中国也即将宣布建国。冷战阴云下,美国人普遍担忧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世界毁灭。
那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时代,而“国防部”这个名称意在反映“威慑的重要性——因为一旦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可能意味着整个地球的终结。对许多历史学家而言,尽管冷战期间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经历了古巴导弹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备竞赛,但冷战最大的成就就是大体上保持了“冷”,避免了超级大国之间的热战尤其是核战争。
特朗普此次改名“不仅仅是一次怀旧,或是一种‘硬汉风’的名号复兴。在当今世界威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的时刻,特朗普认为答案就是回到好日子” 。他在周五表示,他认为恢复“战争”这一称谓是“更为恰当的名字,尤其考虑到当下的世界局势”。近几个月来,特朗普在国防方面的最大投资是“黄金穹顶”计划,即建立一套覆盖全美的导弹防御系统。但在美国的对手看来,这个涉及在太空部署反导武器的系统,看起来更像是进攻,而非防御。
在改名问题上,没有人比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更热情。如果特朗普改名如愿,赫格塞斯将获得“战争部长”的头衔,事实上,特朗普已经在公开场合这么称呼过他。“我们赢得了一战和二战,不是靠‘国防部’,而是靠‘战争部’。”赫格塞斯周三在福克斯新闻上说。“正如总统所说,我们不仅是防御,我们还是进攻。”
“我们认为词语、名称和头衔都很重要。”他总结道。文章称赫格塞斯反复谈论要把“杀伤力”和“战士精神”带回美军。当他开始在五角大楼就职,他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禁止大楼里常用的一句口号:“多样性是我们的力量”。他告诉士兵,这是“美国军事史上最蠢的一句话。”
文章认为,如果国防部成功改名为战争部(需国会批准),“就恰好契合了俄罗斯和中国传播的关于美国的叙事”,即美国所有关于“热爱和平、遵守国际规则”的言辞,都是伪装。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直言:“这是一个倒退的决定,中国会借此宣传美国威胁国际秩序,而自己才是和平的捍卫者。”
文章认为特朗普和赫格塞斯同样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机会。早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之前,普京就坚称,他决心恢复部分旧俄帝国疆域的 一个“根本原因” 包括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西方一直回应说,北约的存在完全是防御性的。但当美国一再坚持已经厌倦了 ““打防御战”时,就削弱了这种说法。
在周五的椭圆形办公室里,赫格塞斯似乎暗示,改名之后,美国会取消一些限制武力使用的法律。“我们要主动出击,不只是被动防御。要保持最大杀伤力,而不是法律上的束手束脚。”他说,“要造成暴力的效果,而不是政治正确。我们要培养战士,而不仅仅是防御者。”
文章认为,从某种层面看,特朗普和赫格塞斯所做的无非是“重新包装”,类似特朗普曾经在房地产项目中改名以更容易出售的做法。但对于美国军队来说,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使命并不会因此改变。处于新技术前沿的部队,如美国网络司令部或特朗普钟爱的太空司令部,其攻防兼备的任务同样不会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