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而言,上策是协调俄国签署停火协议,内部避免政治变天,中策是寻求另一位可被西方接受的亲中继任者。至于持续「无上限」的支持普京,恐将不利于中国整体欧亚大战略的结构,若能以俄国为议题消解欧洲的去「风险化」立场,更符合中国长远的经济利益。查看全文
Tags :中国外交
CISS致力于通过研究阐释和传播中国理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2022年11月,CISS围绕“中国人的国际安全观”这一议题组织了民意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民众对当前的国际安全状况以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看法都颇为乐观,对全球化高度支持,主张中国外交姿态应当积极进取。同时,随着年龄和学历层次上升,受访者的态度则变得更为谨慎或复杂。查看全文
美国的目的还是想刻意的把中俄捏到一起,然后迫使,或者是诱导中俄建立一种同盟关系。其实这种同盟关系一旦建立,最终的结果不是相互配合,而是相互的消耗。查看全文
中国公众如何看世界?他们对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加关系,以及与其他大国与国际机构的外交关系持何种看法,又如何认识中国的全球角色?中国公众采取了哪些行动顺应全球化潮流?他们对未来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有何预期?查看全文
这场没有硝烟却激战正酣的角逐境况如何?中东国家面对其铁杆盟友为何“不再买账”转而亲近他国?美国政府应如何应对中东盟友的“出走”?本期编译特选近期发表于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上的一篇文章,带读者走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查看全文
2023年3月6日至10日,沙特阿拉&#查看全文
2022年对于朝鲜半岛来&#查看全文
8月16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接受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底线”(The Bottom Line)栏目主持人、美国“旗语”新闻社及《国会山报》特邀编辑克莱门斯(Steve Clemons)专访,重点就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回答提问。查看全文
中国如果不采取措施积极应变,将遭遇美国和西方的进一步围堵。普京倒下后美国从面临中国与俄罗斯两个战略竞争对手转变为锁定中国一个进行战略遏制,欧洲将进一步与中国切割,日本成为反华急先锋,韩国进一步倒向美国,世界其他国家将不得不进行选边站并产生从众效应,台湾也将加入反华大合唱。中国不仅面临美国和北约、QUAD(美日印澳四方联盟)、AUKUS在军事上的包围,而且面临西方价值观和制度的挑战。查看全文
作者:汤名晖,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生 台湾丝路文化协会副书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