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理的情境变成:中国以精准飞弹打击瘫痪台湾的军事基础设施,同时提出“宽松的投降条件”:地方自治、保留民主制度、维持最小程度的中国行政介入。给台湾的信息是“接受有利条件完成统一,否则面临毁灭”,给华府及美国民众的信息则是“这是中国内政,美国人不值得为此丧命”。查看全文
勒科尔努的辞职,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整个法国体制困境的缩影。这种现象并非法国独有。美国因党争频频导致政府关门,英国在脱欧后首相频繁更替,意大利更是长期处于“短命政府”的循环。查看全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大国,如果中国逆势而动,加快与这些国家推动更低关税的自由贸易谈判,甚至大胆采取更多单边开放政策,那么美国的关税最终孤立的只能是他自己.查看全文
2013年7月10日,汪洋副总理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说,“我们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了。”2025年9月25日,李强总理对参加与他座谈的美国企业高管和学者说,两国就像一对夫妻,会争吵但最终彼此需要。查看全文
特朗普领导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在对外战略意义上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变世界来改变美国自己,不能说就是完全针对中国的,涉及中国的议题更多是特朗普手中的工具。查看全文
和泰迪一起,孔杰荣为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理解和合作的方向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大势所趋。孔杰荣,作为一位研究中国法律的学者,以其明锐的眼光,前瞻性地预见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两国人民和整个世界的共同利益。查看全文
孔杰荣教授的辞世,标志着一位毕生投身跨中美法律交流的灯塔陨落。也许更重要的是他在中美之间而架起的民间交流桥梁又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顶梁柱。查看全文
通过增加国防开支、加大对美投资,并展现台湾作为全球关键热点中“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可靠伙伴”,台湾在处理与特朗普的关系上手中并非没有筹码。当然,这些措施都无法成为万无一失的对冲,以防特朗普为了一纸贸易协议或改善与习近平的关系而在台湾问题上作出让步。查看全文
近期内,中、美两国在“稀土金属”和“抖音”等问题上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在中方表示将大量购买美国大豆和波音飞机之际,特朗普为什么不利用参加韩国APEC峰会的机会顺便访问北京?查看全文
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吴志远认为,台湾海峡在今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大,但专家都聚焦爆发选择性战争和必然性战争的可能,忽略了偶然性战争的风险。在他看来,台海偶然性战争的可能性更高,必须防患于未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