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美中关系恶化,使得区域贸易和盟友之间的贸易加速增长。毫无疑问,特朗普最新采取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举措加速了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查看全文
吉米·卡特总统在任期间对中国的历史性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推动中美建交、促进科技合作、加深经济联系以及帮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这些举措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卡特的对华政策在美国国内曾受到广泛质疑和批评,但从历史角度来看,卡特对中国的友好政策使中美关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他无疑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美国总统。然而,在卡特去世后,中国的官方反应却显得相对平淡,表明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更倾向于以现实主义态度看待历史,不愿因过去的友好关系影响当前的地缘政治立场。查看全文
卡特开启了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大门,而我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人。我当年以30多岁的高龄赴美读博,入读的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生集中进行语言培训的乔治城大学,也是促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克林顿总统的本科母校。学成归来后,我的知识与见识都彻底更新换代。无论是自己的教学、科研还是专业评论,无不以在美留学期间的所学、所思为基础。查看全文
有人评论称,特朗普需要时间来全面重新考虑美、中、俄三国关系。鉴于美国已经认定中国是本世纪内对美国的最大挑战,美国有必要下一盘大棋,即一改过去的“联中反苏“政策,采取“联俄反中”战略,因此美国急需首先停止“俄乌战争”,恢复美俄正常关系,从而达到最后“联俄反中”的目的。查看全文
对加拿大、格陵兰与巴拿马而言,它们在美国「后院」或「边缘地带」的角色不断被再定义,却也日益发挥主体性,尝试在面对美国的安全诉求之外,平衡自身在西方民主国家社群的角色。因此,基于「门罗主义」的发展脉络,是否会迎来另一个特朗普的再诠释,恐怕不仅取决于美国的意志,也端视区域国家如何选择自身发展方向,以及相异的国际社群如何面对单边权力建构的话语,避免从新走回十九世纪末的帝国对抗的历史老路。查看全文
特朗普是否已经又一次先知先觉地意识到,哪怕中国现在的局面相当困难,也还是明显超出了美国可能以武力或者经济力或者还结合其它比如同盟的合力压服的界限?他是不是想改弦更张,重新去寻找一条他自己已经反复,不能是口误的新提法:“中美合作,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查看全文
特朗普的对华团队成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体制内的鹰派:如国务卿马可·鲁比奥或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沃尔兹;第二类为来自私营领域的亲商业高管:包括商务部长提名人霍华德·勒特尼克和财政部长提名人斯科特·贝森特;第三类为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被提名为国家情报总监的图尔西·加巴德,以及现任特斯拉、X和SpaceX负责人、现被任命负责政府效率部门的埃隆·马斯克。查看全文
按照中国的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愿景,这意味着将美国(以及欧洲伙伴和印度)排除在该地区之外。中国的目标是削弱美国影响力的载体——军事实力和准入、经济联系、技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以确保北京在该地区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如果中国有全球野心,那么这个更大的项目将从中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开始,并取决于此。因此,这个地区既是我们竞争的开端,也是最关键的一轮。查看全文
在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中,他提到中国仅有一次,但很显眼。在谈及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所付出的努力时,他埋怨美国归还了巴拿马运河,导致美国船只在通过运河时被收取过高的费用,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巴拿马让中国来“运营”该运河。查看全文
作为普通人,我们缅怀卡特、周恩来、邓小平和李克强这样的政治领导人无非就是因为他们曾放下神的光环,共情普通人的生活,并用实际行动为改善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正常”事情。我们在缅怀他们的同时,也希望还在位和即将到位的政治人物能效仿他们,放下架子,牢记他们的使命就是为平凡的普通人谋利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