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从2022年开始大幅下降,从此陷入持续增长乏力的困境,绝非偶然,这是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美欧联合打压中国经济、减少对中国供应价的依赖的政策一致的,毕竟全球经济如今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查看全文
中国不是靠关税来“惩罚”企业以促进制造业,而是以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来培育产业、引进技术,并稳步提升附加值。如今,美国和欧洲都在寻求与中国模式相似的合资与技术合作,这恰恰证明了中国路径的成功。查看全文
回望美国历史,移民政策始终是一部钟摆史。从19世纪的排华法案,到20世纪中期的开放改革,再到冷战后的乐观主义与9·11之后的收紧,美国社会在拥抱与排斥之间反复摇摆。今日之H-1B风波,也可能只是这一历史惯性的当代再现。不同的是,在多元化的当今世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已不再是一个能够轻易吸纳全球精英的无可替代的选择。查看全文
台湾正以紧迫与决心履行自身责任,力求通过“以强求和”实现和平——不仅依靠军事准备,更致力于全面强化社会韧性。查看全文
彭博资讯分析师认为,北京此举凸显正扩大使用出口管制工具与筹码,但立即的冲击有限,取决于中国大陆发放许可的方式,而且新规最严格的环节要到12月才会生效,比较像谈判筹码。查看全文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是真正的台海现状。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台海和平稳定才有切实保障,台湾同胞才能有好生活,台湾经济才能借由两岸经济合作、融合发展获得更大空间和确定性。查看全文
虽然中国的雷达和卫星已提高了导弹的精确度,但一些专家对中国导弹在实际情况下的表现持怀疑态度。例如塔夫茨大学的洛根称,在战争的混乱中飞跃大海打击舰艇,比打击固定目标要困难得多。查看全文
最合理的情境变成:中国以精准飞弹打击瘫痪台湾的军事基础设施,同时提出“宽松的投降条件”:地方自治、保留民主制度、维持最小程度的中国行政介入。给台湾的信息是“接受有利条件完成统一,否则面临毁灭”,给华府及美国民众的信息则是“这是中国内政,美国人不值得为此丧命”。查看全文
6月伦敦谈判后,中国对应美国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承诺恢复稀土出口。如果继续是小范围交易,中国有可能用包括大豆与波音飞机等采购,换取美国取消或降低因芬太尼而向中国累计加征的20%关税。查看全文
江似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从未失去她的美国南方口音——她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她从1981年开始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职,直至1996年退休。她渐渐爱上了这座城市,决定留在那里。到2016年返回华盛顿时,已经很少有——可能完全没有——外国人居住在上海的时间比她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