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更为强大且多面向的敌人。它拥有广泛的贸易网络、网络攻击能力、尖端科技、灵活而且大规模对全球南方国家传播信息,以及“一带一路”与“数字丝路”等的倡议,是比当年苏联更强劲的挑战者。为了避免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必须持续强化军事的吓阻能力。 但若要彻底胜出,光靠军事实力是不够的,非军事手段同样不可或缺。 查看全文
罢免虽然失败,但台湾的僵局危机依旧。 看到结果出来后,许多支持者表达高兴情绪,但仔细想来,费了那么大力气、国政空转那么久,好像又什么都没改变? 被罢的政治菁英们有不少头脑清楚者,称罢免案没有赢家、全台人民都输家。 查看全文
74岁的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纵横国际商界40年,深得美国总统川普信任,来华后先后获中共政治局委员兼外长王毅、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王小洪等领导人单独接见,规格之高,被一些分析人士称为“超级大使”。查看全文
赖清德否定华人身分,贬抑中华文化,推动「非红供应链」是画地为牢,反观黄仁勋,善用自己台湾人、中国人、美籍的独特条件,超越了美中、两岸的争斗,发挥了联结、沟通的正面作用,这不正是台湾本应发挥的战略角色和价值吗?查看全文
特朗普总统7月22日晚间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大规模协议。他说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贸易协议。日本不仅将向美国开放市场,允许美国出口汽车、卡车、稻米、其他特定农产品及其他商品,还要向美国支付15%对等关税。查看全文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禁止销售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专为中国设计的一款人工智能芯片。自那时起,黄仁勋便化身为全球到处飞的谈判者,努力说服特朗普总统改变主意。他陪同特朗普出访,在国会作证,并在华盛顿对记者发起魅力攻势。查看全文
2025年7月26日,台湾将举行史无前例的立法院立法委大罢免选举。该选举将决定24名在野党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去留。“国民党立委若被罢免超过六席,可能改变立法院当前“朝小野大”政治格局,使民进党再次“完全执政”。而民进党的“完全执政”只能加剧台海的紧张局势。查看全文
我们正面临重大的利益攸关时刻。我们盯着后视镜,却看不清前方的路。我们当前道路上的一些里程标志包括美国技术、经济、地缘政治和军事领导地位的衰落。应对“中国冲击2.0”需要发挥我们的优势,而不是舔舐伤口。查看全文
科尔比在他2021年出版的《拒止战略》一书中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保卫台湾至关重要,因为台湾与日本和菲律宾一样都靠近中国,构成了五角大楼策略分析师所称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查看全文
大约三十年前,反全球化主要是一场青年激进主义运动。关注点是环境恶化、血汗工厂劳工以及跨国公司制定规则的权力。如果我们快进到今天,许多这些诉求已经得到满足或解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