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中美印象简报,我们重点向大家推送美媒对三个问题的分析,分别为美国企业如何绕过政府对华限制,继续想方设法对华销售产品;中国或考虑让人民币贬值以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做法;北京可能拒绝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参加就职典礼的考量。查看全文
然而,特朗普的政府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政府。我们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看到,内阁成员的任期往往很短,受制于特朗普个人情绪的变化以及谁向福克斯新闻泄露了什么。卢比奥此前对新保守主义观点的支持,可能会让特朗普的许多支持者对他产生怀疑。此外,特朗普本人在开始第二任期时,对于外交政策的看法将比八年前更加自信。很可能,如果卢比奥成为美国的下一任国务卿,他将更多是一个追随者,而非领导者,他的新老板那种“杰克逊式民族主义”将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查看全文
对美国(及全球)利益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单一的中国或美国,而是来自中美互动中愈发负面的动态,即双方以最坏的方式解读对方的动机和意图,无视自身的行为而导致的局势恶化,并在多个政策领域(尤其是台湾问题)片面强调威慑而非安抚,从而可能导致冲突。查看全文
在拜登政府即将离任前,再次加大了对华芯片的限制。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的新规则,将144家中国半导体相关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100多家半导体设备和工具制造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告诉记者,此举代表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控制措施,目的是削弱中国制造军事现代化中最先进芯片的能力”。 查看全文
文章认为,美国及其盟国之间就出口管制的影响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这种争论在半导体设备制造业中最为激烈。然而,这种争论常常在没有任何现实数据或相关中国历史政策背景的情况下发生。本文旨在通过结合对中国政策文件的分析以及中国、美国、日本和荷兰领先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新的财务和市场份额的数据,提出了10条重要观点。查看全文
目前距就职典礼还有50多天,特朗普这么早就出牌或许是为了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特朗普最讲究经商的“交易艺术”(art of deal),这也许是他经营政治逼三国领导人就范的第一轮攻势。查看全文
我希望我的工作能让中美两国的“文化桥梁”更加地坚固。我觉得人与人的交流是很重要的。交流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恐惧和敌意。我们两国之间的敌意,我觉得其实是在于不了解对方。在这方面,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很重要。我在跟学生讲课的时候,经常讲只有向不同的文化和音乐学习,你才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特色在哪里,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反之,对方如果也以这种心态来学习我的文化,这对双方就是一个互相了解、建立信任的过程。有了和对方的信任之后,工作起来就容易很多。这些年,我和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音乐家一起共事,感受到的是融洽和信任。国家与国家之间其实也是一个样子。查看全文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举行了会谈。这是两位元首的第三次会晤,也是拜登在明年1月特朗普上台之前两国元首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见。对于中国来说,也许对拜登说什么已经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此次会议向特朗普表明中方在处理未来关系的一些立场。查看全文
多位专家谈到了马斯克对于特朗普政府的中美关系政策的影响。他们认为因为马斯克在中国市场的生意兴隆以及受他本人政治观点的影响,他会是特朗普政府内针对对华极端鹰派的一个有力制衡。查看全文
在特朗普以决定性胜利重返白宫之后,他的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会有哪些新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会继续上一届政府的政策?其政策对两国关系的总体走向以及对台湾、教育、贸易和核政策方面又有什么影响?《中美印象》为此采访了中美两国的专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