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中国政府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查看全文
2024年3月4日,去年3月出任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和新闻大发言人的娄勤俭举行记者招待会,就中国的外交、经济、民生等主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透露的一些信息和对问题的回答引发广泛关注。查看全文
如果美国在选举年不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援助,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的援助,乌克兰的抗战是否会大幅度受挫?它是否会通过第三方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在克里姆林宫接受美国前福克斯电视节目主持人Tucker Carlson的采访时,普京暗示俄罗斯并不排除与乌克兰就结束战事开始谈判的可能。查看全文
2015年,中国外交学院推出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为当时美国的“中国通”排了座次。这个报告的全文一直没有公布,但媒体的报道透露了这个座次的前20名。次年,中国的“美国通”之一陈定定教授推出了自己的“美国十大中国通”名单。比较这两名单,可以看出当年中国学者对美国的“中国通”的“神通”看法不一。今天再看这两个名单,一些“中国通”依然老当益壮,一些已经淡出,但似乎都远离美国的政策制定圈。查看全文
情景小组的25名成员都拥有中美关系领域的丰富经验:美方有特朗普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高官以及投资者、非政府组织专员和学者;中方有智库代表、学者和已退役的军队高级研究员。鉴于这些情景描述了四种不同的未来可能性,几乎每位情景小组成员都对其中至少一个情景的内容持不赞同态度。因此,这些情景并不代表参与者对潜在政策建议达成共识,而是代表一群多元化、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专业人士在经过多版草案修改后达成的一系列妥协。他们共同努力,希望这些情景能够助力对话,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促进和平与繁荣。查看全文
中国当前的政治制度同样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在这里我要批评一下美国人,不得不说你们太‘浪漫’了。改变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有自己的轨迹,但美国人不认同这一点。我们目前的制度体系,从改革开放算起也至少已经运转40年了。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过去40年中国是如此成功。中国共产党为全世界做了一件好事,我认为美国人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查看全文
历史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副教授高峥(James Z. Gao)因胰腺癌于2021年10月25日在美国逝世。他去世后,高峥在中国和美国的朋友和同事非常悲痛,组织了线上追思会。2021年11月1日晚上美国东部时间8点,留美历史学会(Chinese Histor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会员为高峥教授举行线上追思会。由高峥亲朋好友组成的 “高峥治病后援群”于11月6日晚7时在线上举办了“高峥教授大华府追思会”,有将近50位中美人士参加。《中美印象》网站当时转发了高峥教授的部分文章和对他的评价与怀念的文章。在网站10岁的时候,我们重新转发这些文章与读者分享。查看全文
编者按:2024年是《中美印象》网站启动10周年。在过去10年(2022年3月之后推出了《美中故事汇》网站),《中美印象》共首发和转发了3万余篇文章,是全球专门关注中美关系的唯一的中文网站。为庆祝《中美印象》启动10周年,我们会在今后几个月陆续介绍过去10年本站发布的特别受读者欢迎的文章或我们认为在分析双边关系的性质和走向方面特别有建树的文章,也会介绍那些不断给我们投稿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其文章的作者,还会推出一些关于美国的中国通或者中国的美国通的文章。我们首先发布本站创始主编刘亚伟2015年前后应《中国经济时报》邀请写的部分文章。查看全文
《美中关系快报̀查看全文
《美中关系快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