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出现新的障碍
中美贸易谈判已经在大豆和芬太尼这两个关键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在稀土问题上进展缓慢。虽然如此,美方指望在“感恩节”(11月27日)前有所突破,达成协议。
就在这个重要的骨节眼上,美方却“滋事寻衅”,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了两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一是特朗普政府在一个星期内两次批准对台军售;二是美国国会通过《台湾保证落实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简称TAIA)。
这两件事情都发生在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中日矛盾不断升级的极度敏感背景下,美方本应避开政治漩涡,却反其道而行之,很可能影响当前的中美贸易谈判。
中美贸易谈判一直就事论事,小心避开了台湾问题,但是这一次,看来是躲不开了。
11月13日,特朗普批准对台出售飞机维修和零部件,用于维持台湾空军 F-16、C-130 和 IDF(“经国”号) 等飞机的作战准备状态,并强化台湾的防卫韧性,以应对中国大陆的“灰色地带”侵扰能力,总金额为3.3亿美元。
11月17日,特朗普批准对台出售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该系统由 RTX 公司制造,是一种中程防空解决方案,旨在为台湾提供新的防空能力,总值7亿美元。
11月1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无异议”通过了TAIA《台湾保证落实法案》,该法案在今年5月已获众议院通过,现在只等特朗普签字成为法律。特朗普不可能否定参众两院压倒多数通过的法案。
美国国会在2020 年通過了《台湾保证法案》(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20,简称TAA2020),此次通过的TAIA2025,其实是在强化TAA2020。
例如,TAA2020要求在法案生效 180 天内,国务卿必须审查国务院的内部备忘录《对台关系指导》 (Guidelines on Relations with Taiwan》 及相关文件(例如《台湾旅行法》等)的落实情况,向国会两院“外交委员会”提供一个一次性报告,并更新这些文件,重新发给各行政部门与机关。TAIA2025则要求将这一审查落实常态化,至少每5年提供一次报告,并把时间缩短为内部审查后90天内。
又例如2018年通过的《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 TTA),其核心内容为“美国各级官员”可以“到台湾与台风管乐团会晤,台湾高层官员”可以“进入美国,与包括国务院、国防部在内的美方官员会晤。所谓”可以“提法,是一种”政策宣示“而非带有强制性的规定。TAIA2025将之升级为具体的操作规程,将文件中的“应should”改为“将Shall”,成为外交官、军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新的、更宽松的规则,例如:
- 见面层级提升、场合更开放:美方更常在国务院、联邦政府部门公开会见台方官员,而不是“刻意躲在非官方场所”。
- 军政官员互动更常态化:国防部官员参加台湾相关活动、在公开场合发言的频率明显提高。
- 把目前已经出现的部长级、次长级、军方高层公开互动,巩固为一种“受国会保护的政策惯例”,而不是哪一届政府的“个别操作”。
- 强化国会对国务院的监督,防止任何一届政府在对台接触层面上“悄悄降格”或“重新设限”,或通过“文件改名”、“内部重组”来规避国会监督。
- 鼓励台湾在美机构(如 TECRO)在美国开展业务。
高市早苗为什么敢于发表强硬的涉台言论并拒绝撤回,除了日本国内的原因外,可能的外部原因有二,一是有美国撑腰,二是故意拉美国下水。
现在看来,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的底气来自美国。美国在这个敏感时刻对台湾的任何支持,也就是对高市的支持。10月尾特朗普访问日本时,曾经对高市开出“空头支票”,他告诉高市:“任何你想要的、任何你需要的帮忙,我們都会在那里。”
是否会影响当下的中、美贸易谈判,大家只能拭目以待了。
作者
-
作者为北美知名时政评论人、本站特约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