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的这篇文章写道,尽管北京态度缓和,日本政府仍将维持与美国的牢固关系视为外交核心。查看全文
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战”并非只是为了降低贸易逆差。而是有四个终极目标,需要同时解决知识产权、非法倾销、操纵汇率、贸易逆差四大问题。查看全文
美方为了围堵中国,在对亚太和欧盟国家的谈判中,很可能采取比较退让和妥协的温和态度,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和所有贸易伙伴谈判关税时,都要在各国商品中引入“中国成份”概念,要求各国将这一成分降低到美方所规定的水平以下。美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却是严厉和坚定的。查看全文
民意调查对特朗普的满意度正在下降。RCP网站对几十个民调机构4月份内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出平均值:“满意”45.3%,“不满意”54.4%,两者的差距为-7.1%,略优于特朗普1.0的同期结果,和拜登下台前的-18%差距相比,显然有所改进,但和特朗普初上台时的+6.2%相比,100天内断崖式地下降了13.3%。查看全文
贝森特对此似乎并不在乎。他说,中国的商业模式就是“低价倾销”,现在这种商业模式突然停止了,中方会感到难以忍受,从而希望与美方进行谈判。贝森特承认,“双方都在等待对话。” 他还说:“我认为,目前双方都必须缓和局势……如果双方以共同的方式走向缓和,我不会感到惊讶。” 贝森特的意思是不要在“谁先眨眼”问题上纠缠。查看全文
媒体指出,若特斯拉成功获许,将给其他依赖中国稀土的企业带来积极信号,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整体发展;反之,可能引发行业对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和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寻求多元化的资源供应,这将对全球稀土贸易格局和科技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查看全文
综合特朗普政府释放出来的这些复杂信号以及最新的“善意”,北京采取了深思熟虑的态度,没有立即显示出急迫要进行贸易谈判的意思。查看全文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纪思道写道,“中国就是稀土的欧佩克”。中国著名的媒体人胡锡进写道,稀土作为中国的“大杀器”对美国“生命线”的拿捏一点不小于美国把芯片当“命门”对中国的威慑。查看全文
很多专家认为特朗普愚蠢,因为他向全世界宣战,把自己孤立起来。但是当特朗普发现愿意通过谈判解决纠纷的国家是绝大多数,只有中国硬扛,他立即改变策略,用贸易谈判来拉拢各国,孤立中国。特朗普并没有低估中国的实力,他视中国为最具威胁的“敌对国家”,必须联合各国围堵中国,集中力量把中国往死里整,因此很可能在和各国的谈判中作出让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