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8 月 30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国际纪念活动,将在“大黄蜂号”博物馆隆重举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种族与语言的和平对话。活动当天将邀请,曾参与太平洋战争及中国抗战的老兵及其亲属代表,中美抗战合作历史学者与专家,国际关系学者及中国远征军,飞虎队,杜立特行动等后裔及美国本地中学生及青年志愿者出席这一活动。查看全文
2025年8月30日,大黄蜂航母博物馆、二战太平洋战场纪念馆、卡特中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其他组织将在大黄蜂航母上举办美中抗战胜利80周年的活动,诚挚邀请你参加。查看全文
本文系赵湘君依据黎玉荣(Wing Yoke Lai)先生亲笔日记原稿翻译编辑。黎玉荣1925年1月27日生于旧金山唐人街,1943年应征入伍,在伊利诺斯加入第14美籍华人航空服务队,之后通过缅甸公路进入云南。他退伍后返回旧金山,并进入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分校学习。查看全文
八十年过去,世界依然多难,战争的阴影未散,制度的裂缝日益加深。但我们依然相信:和平的力量,仍然存在于人民之间——在记忆中,在行动中,在每一次愿意倾听、理解与共处的努力之中。查看全文
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刘亚伟博士对第一天的讨论做了总结发言。他说是这是吉米·卡特和平对话第二次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主办,特别感谢青峰资管集团对这一论坛的大力支持,感谢论坛团队的专业策划和精心组织。他呼吁参会的所有人继承卡特总统的遗志,把世界和平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对任何可能导致战争和动乱的领导人、主义和思潮说不。查看全文
由美国卡特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办、利世控股协办的中美智库经贸对话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在双边关系、经贸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交流,彰显着两国智库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时,致力于通过对话推动双方在相关领域增进信任,达成共识。此次会议也为中美学者搭建了研讨交流的平台,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学术智慧与智库力量。查看全文
中美经贸关系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承办,利世控股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美国卡特中心和平项目副主席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J.Smith)做开场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巍教授、利世集团CEO李中子博士分别主持两个半场的讨论,来自高校、智库、学会、企业界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路径、双方存在的分歧与共识,以及促进双边关系进步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查看全文
佩吉·亚历山大认为,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两国都希望推进政府层面的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就智库而言,促进美中间的二轨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表示,“行胜于言”,相信在现有成功合作案例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民间社会的中美人文交流和对话合作,公众层面的人文交流正是寻求和展现两国共享价值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卡特中心总裁佩吉·亚历山大认为,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两国都希望推进政府层面的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就智库而言,促进美中间的二轨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表示,“行胜于言”,相信在现有成功合作案例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民间社会的中美人文交流和对话合作,公众层面的人文交流正是寻求和展现两国共享价值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2日至23日,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学术和民间交流,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举办第二届吉米·卡特中美关系对话。本次对话于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浙江省副省长卢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卡特中心首席执行官佩吉·亚历山大(Paige Alexander),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先后致开幕辞,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谭森(Sean Stein)也分别以视频方式致辞。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