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的目标正是为中美如何在不是出于友好、也不是出于提升双边关系的崇高愿景,而是出于冷静务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上协调努力,提供新的思路与讨论基础。查看全文
“如果你想想印度和巴基斯坦未来的冲突可能是什么样子,它越来越像是印度用美国和欧洲的平台作战,而巴基斯坦用中国的平台作战,”前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现任美国观察家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的林赛·福特说。“在过去十年里,两国的紧密安全伙伴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查看全文
印度已越来越远离其冷战时期的武器供应国俄罗斯,转而依赖美国及其盟友提供的高端装备。例如,印度近期采购了美制AH-64E“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其他先进武器。而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则加深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80%的武器进口已来自中国,高于2000年代中期的38%。查看全文
彼得森认为这些小企业商业模式的崩溃并非他们的错,因为他们无力承担针对中国商品的最新关税,越南的工厂也不愿为他们承担生产,所以他们也无法将制造业迁出中国。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早就这么做了。他们难以确定该怎么做。如果他们还没有转移供应链,现在开始转移也毫无意义。现在要么太晚,要么太早。 查看全文
分析人士认为,各州的“防中”势头仍将持续。贾若思指出,尽管不少措施象征意义大于实效,但“美国确实面临来自中国的网络安全威胁,一些关键防御还未到位。”查看全文
对于美国和中国而言,台湾问题——一个北京宣称拥有主权、而华盛顿近75年来一直加以保护的地区——已成为两国间危险的紧张源头,也可能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查看全文
现年63岁的卢特尼克领导的部门,既负责促进产业发展,也负责监管行业,并且被赋予了主导贸易政策的重任。因此,他成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坚持推行关税政策的总统与在关税重压下挣扎的行业之间的关键中间人。查看全文
纳瓦罗写了三本关于中国的书。其中一本是他与格雷格·奥特里合作撰写的《致命中国》,于2011年出版,特朗普表达过对此书的赞同,说它“很到位”。他是特朗普2016年竞选活动的顾问,而保护主义言论在特朗普的票仓中引起了深刻的共鸣。纳瓦罗在2022年出版的《夺回特朗普的美国》一书中写道,特朗普获胜后,他被许以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之职。查看全文
特朗普削弱了所有这一切——我们吸引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创业精神的移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使我们成为世界创新中心;我们在全世界的储蓄中占据格外高的比例,使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过着超出收入的生活;以及我们坚持法治的声誉——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最终会看到一个不那么繁荣、不那么受尊重、越来越孤立的美国。查看全文
几乎所有台湾人都希望保护我们所珍视的自由。我们的分歧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通过和解,还是与中国的对抗。但有一点现在是清楚的:完全依赖美国、同时拒绝和对抗中国不再是一条可行的前进道路。不首先确保和平,就不可能有民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