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学教授养大请说,“日本当时在中国犯下包括细菌战,屠杀战俘的各种战争暴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作为亚洲最强的国家,觉得对于当时中国这样的弱国不需要接受国际法律和伦理的约束。作为一个渐渐变成世界强国的国民,应该从历史中得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查看全文
在两国就贸易问题达成共识之后北京如果能进一步在令美国头疼的芬太尼、俄乌、中东、非法移民、伊朗和朝鲜问题提供更为具体的支持或政策协调,中美在最棘手的台湾问题上达成一定的协议也不是不可能。在中美史诗级的贸易战开打之前,《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就提出,中美应该有一个上海公报2.0。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中美能在2027年(美国一些将领连篇累牍说这是中国武统台湾的年份)前后拿出第四个制约和管控双边的关系的公报,那两国的国运之船都会朝着和平与繁荣的码头行驶。查看全文
尽管这些制度目前受到攻击,但作为法律、规范和制度的防线仍具有相当的韧性。此外,美国人还有一些根植于内心的传统——对自由的渴望、根深蒂固的的个人主义理念以及对一种基本的公平的追求。查看全文
过去中美的民间外交如此丰富多彩说明两国政府都秉承开放的心态,都不怕把对方请进屋,让对方看自己是怎么打点“家务”的。在两国的关系在国家层面走低的时候,民间外交必须走高,查看全文
如果中美继续在AI领域对抗,长期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首先,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深化两国之间原本就存在的怀疑和不信任。这种紧张关系可能会波及国际关系的其他领域,增加冲突风险,破坏全球和平稳定。查看全文
1978年12月15日卡特总统宣布中美建交时我读大一,1990年我在读博士时第一次见到给埃默里大学国际学生发表演讲的卡特总统;1996年我应邀参加卡特中心对尼加拉瓜总统选举的观摩再次见到卡特总统;1998年9月1日起我进入卡特中心工作,之后差不多每个月都能看到他,直到2020年他不再到中心“上班”。查看全文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当地时间12月29日下午在位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平原镇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美国总统拜登当天表示,将在华盛顿特区为卡特举行国葬。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其任内中美正式建交。刘亚伟回顾称,当时中美的矛盾要远大于今天,但双方却能从大局出发,搁置争议。反观当今鼓吹美国应对华强硬者:从历史上来讲,他们是无知的;从政治上来讲,他们是幼稚的;从未来来讲,这些人是不怀好意的。查看全文
从这几个角度看,卡特今天在中国说话是不是顶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中美关系的历史坐标,是中国走向富强、走向世界、甚至走向与美国共治世界的桥梁之一,也是中美消除误解和疑心、增加友谊与合作的最为有效的二传手。查看全文
如果美国撂挑子,那个以规则为基石的世界秩序会不会摇摇欲坠?没了“警察”的世界会不会堕落为弱肉强食的丛林?单极的世界会向多极转变吗?新兴的国际组织和倡议可以变成构建全球新秩序的纽带和标杆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在今后四年或更长的时间浮出水面。查看全文
中国与第三方生机R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