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低估欧洲的政经和军事实力

 绝不能低估欧洲的政经和军事实力

这次五个欧洲国家(德、法、英、意、芬)的政府首脑,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带领下,在事先没有计划的情况下,齐齐赶到白宫来支持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会晤,令人大感意外,尤其是欧洲的团结一致,更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说中、美、苏三角关系主导了20世纪半个世纪的世界大势,那么进入21世纪的今天,欧洲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第四势力”。也就是说,主导今天世界大势的是中、美、俄、欧(欧盟EU)这四方。

中国崛起后,人们普遍认为中、美两国是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但是,如果把欧盟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的话,那么2024年欧盟的GDP已经达到19.4万亿美元,如果加上英国的3.6万亿美元,合计23万亿美元,已经远超过中国2024年的GDP(人民币135万亿元,或18.7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从军事力量的角度来看,“北约”国家的军事预算将在10年内达到GDP的5%,即1.15万亿美元,超过了今天美国的国防预算。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欧盟已经不再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盟,“北约”也已经不再是一个“脑死亡”的军事同盟。欧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空前团结的集体,不得不感谢普京发动的乌克兰战争,这一侵略战争是促成欧洲大团结的“催化剂”。

乌克兰战争将美国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泥潭,这对中国有利,因为阻慢了美国针对中国向印太地区的战略转移,但是特兰普上台后开始改变了这一切。

今天,欧洲愿意承担支持乌克兰的主要责任,愿意为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先进武器支付费用,甚至也可能同意为未来美国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驻军支付费用,使的美国的负担大为减轻。

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和欧洲在尖锐的唇枪舌战之后,竟达成了一个对美方十分有利的贸易协议,这说明,为了顾全大局,欧洲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牺牲一己私利的“冤大头”,而充当‘冤大头“正是成为世界领导力量的必要条件。

如果中、俄关系是一种“无上限、无止境、不结盟胜于结盟“的团结,那么8月18日下午在美国白宫所出现的美、欧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团结一致,令人感到这是一个足以和中、俄对抗并胜于中、俄的同盟关系。

过去10年以来,中国积极拉拢欧洲,希望欧洲成为中、美关系一旦发生破裂后的一条出路。现在因为乌克兰战争和中国支持俄罗斯,反而导致了欧洲对中国的反感、促进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团结一致。如果在特朗普的斡旋下乌克兰终于出现了和平的可能,那么俄罗斯在美国的积极拉拢下,很可能倒向美、欧,中俄关系虽然不至于瓦解,但势必出现某些裂痕,尤其是目前俄、朝关系过于亲密,也令中国感到不爽。

我们要把握今后的世界大势,眼睛不能只盯住中、美、俄三国,不要忘记今后主导滚滚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的,是中、俄、美、欧这四大实体。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