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强调:“集体经济威慑已被证明行之有效。2021年,中国因立陶宛在台湾设立办事处而对其实施制裁,欧盟对此作出回应,制定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和一套判定中国胁迫行为的裁决机制。自2023年12月启动以来,欧盟的《反胁迫机制》在遏制北京进一步的霸凌行为方面取得了相对成功。”查看全文
路透社与《华盛顿邮报》指出,该协议与此前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第61号公告)形成直接呼应,属于美日针对中国的反制行动。查看全文
关于是否对泽连斯基提供“战斧导弹”,特朗普的态度从与普京通话前的“愿意提供”到通话后的“表现犹疑”,其实正是在利用“战斧导弹”作为筹码,迫使双方“停止杀戮,达成协议”。查看全文
美国的政治结构天生排斥这种集权式工程,它的制度优势在于创新、灵活与市场竞争,但在“长期战略型任务”上则显得迟缓和分裂。可见,技术问题、资金问题、环保问题都不难解决,唯独国家动员力和政治决心不是市场逻辑能自动生成的。查看全文
在中美竞争格局中,美国长期是长臂管辖的主要实践者(例如通过反海外腐败法、制裁条例、出口控制、制裁扩散机制等)。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在某些领域主张域外适用,如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某些出口控制法规、香港国安法的域外条款等。因此,在中美角力的格局下,第三国或跨国企业确实可能面临遵从哪个体系的压力。查看全文
诺贝尔奖评选形式上公正,实质上不完全公平。它更像是“全球科学与文化权力结构的镜像”,反映了谁有科研资源、谁定义“伟大发现”、谁就掌握了国际话语权。查看全文
中国商业部的新规定虽然未必是针对巴基斯坦的,但世界上开采和提炼稀土金属的国家越来越多,根据能够在网上搜索到的公开报道,唯有巴基斯坦采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生产稀土元素,而且产品出口美国。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杆朋友,如果中国政府对巴基斯坦行使“长臂管辖”势必在中、巴之间产生裂痕,使美国有机可乘。查看全文
特朗普要实现他重建加沙计划,当然会面临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最基本的条件是中东的持久和平,现在看来前景乐观。以他目前已经在中东地区所获得的成功和所建立的声望,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查看全文
2020年起,美国政府为确保供应,开始扶持本国的关键矿产业,主要是对有关私企提供税务优惠、补贴和贷款。2024 年起,美国政府开始直接“入股”矿业公司,使联邦政府在关键资源中拥有“战略权益”。查看全文
如果说安倍晋三是日本“右翼保守派”的代表,那么高市早苗比安倍晋三更右、更保守、更强硬、更激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