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惠顿关于台湾的主张过于极端且逻辑不通

今年八月,美国前总统布什与川普政府时期的资深顾问克里斯蒂安·惠顿在多米诺理论网站平台发表了两篇涉台评论,提出将台湾防务“以色列化”、加大无人机与新兴技术投资、去除“中华民国”象征以重塑身份,以及推动台湾金融体系的激进自由化。然而,台湾的战略道路必须立足自身历史与民主体制,培育内生性的社会韧性,而非依赖外部的处方性方案。 查看全文

编译

被忽视的中国人工智能战略:北京正利用软实力夺取全球主导地位

2025年1月,深度求索R1的应用程序在全球的月活跃用户达3300万;至4月,这一数字已接近翻三倍,达到9700万。同时,开源模型平台HuggingFace的首席执行官指出,当月R1模型的500多个衍生版本累计被下载达250万次,是原始模型下载量的五倍,凸显了用户对其高度可定制性的认可。查看全文

分析

中国將如何阻遏美国干预台海战争

关于中国军方如何应对美军干预台海冲突的讨论,长期聚焦于对美国在西太平洋部队的精确打击。确实,一些兵棋推演假设解放军将率先发动攻击。然而,这并非中国决策层唯一可选的路径。其他选项还包括:在美方尚未来得及动员前对台发动突袭、对美国盟国施压,阻止美军使用前沿基地,或是诉诸战略威慑,意图从根本上打消华盛顿出兵保卫台湾的意愿。查看全文

编译

亚洲延伸威慑的终结?中国正在削弱美国对盟友的安全保障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及其盟友应发展相关军事概念与作战能力,确保在遭遇突发侵略时能迅速、有效回应。换句话说,他们必须全力确保具备阻止中国“夺地”的实力。如有必要,还需为与北京发生冲突并最终取胜做好充分准备,哪怕中国已在该地区投射出日益浓重的“核阴影”。为此,他们也应深入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集体军事力量,对中国形成有效威慑。查看全文

编译

伊莱·拉特纳:论太平洋防御联盟之必要

如今正是美国在亚洲建立集体防御联盟的关键时刻。数十年来,这样的联盟既缺乏可行性,也并非必要。然而,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威胁,这一构想已变得既可实现也至关重要。区域内的美国盟友已开始积极投入国防建设,并深化彼此之间的军事联系。但若无坚实的集体防御承诺,整个印太地区仍难以摆脱动荡与冲突的阴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