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抗美国的又一张王牌:工厂生产线

 中国对抗美国的又一张王牌:工厂生产线

《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报道写道,对华鹰派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体质虚弱,经不起关税冲击。但是,该文的记者以浙江义乌为例,认为那里工厂的火热景象正在证明,这种判断可能是一种误算。

这篇文章写道,北京认为自己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还有另一张王牌:其蓬勃发展的工厂生产线。即便面对特朗普总统设置的极高关税壁垒,中国的制造业仍在强力支撑经济增长,赋予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与美国对抗中更强的底气。这种力量在被称为“世界最大批发市场”的义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售卖玩具、家用电器和无人机的小贩挤满了绵延数个街区的巨大商贸城。

上周,义乌又启用了一个新的贸易中心,其规模相当于数百个足球场,专门用于容纳出口商,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硬核制造实力”。与义乌的许多商家一样,龚浩(音译)过去常将他的塑料夏威夷花环、派对彩带和兔耳朵等产品卖给美国人。今年,他失去了美国客户,但很快获得了欧洲和东南亚的新买家。“美国客户对我们影响不大,”龚浩说。

在中国政府的扶持下,中国工厂的强大实力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一次结构性巨变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将其制造的产品输送到更多国家。中国今年对全球的贸易顺差已超过 8750 亿美元,正朝着创纪录的数字迈进。专家指出,在过去一年中,这些出口额占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近三分之一。

这一策略既是必要之举,也充满风险。出口激增也为更广泛的中国经济亮起了警示灯,经济学家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通缩冲击。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零售销售不振,中国经济在夏季陷入停滞。此外,中国扩大对全球贸易的战略,也面临着其他经济体设置贸易壁垒的风险。“贸易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维持运转的生命线,”咨询公司亚洲集团(Asia Group)中国区总监、前富国银行驻华高级银行家韩林(Han Lin)说。

周飞(Fiona Zhou,音译)公司生产的橡皮鸡、橡皮鸭和其他挤压玩具,约有四分之一销往美国。今年夏天,在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创纪录关税暂停 90 天期间,她的公司“加急”完成了美国进口商的全年订单。她说,她向客户提供了 5% 的折扣,以抵消关税带来的更高成本。现在,随着关税恢复,她正将原本受美国人欢迎的产品,转销到东南亚和南非。周女士和数十家其他玩具公司最近搬入的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她透露,政府允许商家使用可以绕过中国“防火墙”的互联网,从而让他们在抖音国际版(TikTok)和优兔(YouTube)等在中国境内被禁的平台上推销商品。

这篇文章认为,中国之所以需要继续向海外出口,是因为它在国内找不到足够的买家。一场持续四年的房地产危机已经严重损耗了大部分家庭储蓄,并持续压制着消费情绪。为了缓解经济低迷的冲击,政府正在补贴制造业。

各种压力迹象随处可见:人们对收入感到焦虑,对支出保持谨慎。与此同时,整个经济体的物价正在暴跌,且短期内没有好转的迹象。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城镇工资增速降至历史新低,在一些行业甚至出现萎缩。作为地方政府收入关键来源的土地成本也大幅下降。此外,尽管人民币汇率受到严格管理并盯住美元,但今年兑许多贸易伙伴国的货币有所走弱。不过,上周中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一年来的最高水平,提振了人民币汇率。同时,随着央行持续降息,资金成本正在下降。

尽管这些对国内经济来说都是不利信号,但它们却使中国的出口商品在海外更具吸引力。“随着国内情况恶化,他们的出口变得更具竞争力,”荣鼎集团(Gavekal Dragonomics)中国研究副主任白安儒(Christopher Beddor)说。“最根本的一点是,在通缩冲击和货币贬值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出口在机制上比许多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

根据海关总署上周发布的数据,中国 9 月份出口额达到 3286 亿美元,创下今年单月最高纪录,增速达到了六个月来的最快。尽管对美国的出货量下降了 27%,但在其他所有地方却都在激增。然而,中国在贸易战中依赖世界其他地区来保持韧性的策略,取决于其他国家是否对其出口保持开放态度。这种策略在一些国家已经遇到了阻力,尤其是在东南亚,那里的中国商品出货量增长比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快。

尽管如此,对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商品的需求依然强劲。在上周的一个工作日,义乌国际商贸城人声鼎沸,数十名买家正在与摊主讨价还价。在这片喧嚣中,26 岁的坦桑尼亚企业家罗达·恩格伦比(Rhoda Nghelembi)正在挑选金属手镯和耳环。在过去三年里,她已经七次从家乡达累斯萨拉姆来到这座城市,将商品带回国内,不仅在当地销售,还销往肯尼亚、乌干达和刚果。

“我看到我的未来因为中国而变得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富有,”恩格伦比说。“中国有非常多的机会。”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