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迎来一位极右派女首相

2025年9月4日,高市早苗赢得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有可能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何许人也?《纽约时报》称她是“日本的强硬民族主义者,对历史毫无悔意。” 《日本时报》称她是“一位右翼意识形态者,怀有改写日本和平宪法的野心。”《BBC》称她是“一位立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被认为是日本最右翼的女性政治人物。” 《朝日新闻》称她是“战后最强烈主张‘修宪复国’的女性政治家。”
高市早苗被贴上这么多政治标签,究竟有没有根据?
根据网上资料,高市早苗主张:修改日本宪法,尤其是废除或改写第九条(放弃战争条款);强化军力,恢复“自卫权”甚至“先制打击权”;否认或淡化日本二战战争罪行。
高市早苗多次质疑日本对二战的“侵略定义”,认为日本“是被迫卷入战争”;她曾公开支持一些否认南京大屠杀与慰安妇制度存在的右翼作家与团体;她在担任安倍政府阁员时,也频繁向靖国神社献花或亲自参拜,声称“祭祀战殁者是日本人天然的情感行为”。
高市早苗公开主张修改宪法第九条,使日本拥有“正规军”与“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强烈支持发展远程导弹、防卫自主卫星、太空作战体系等;她强调“日本不能永远依赖美国,应具备独立威慑力”,并支持核共享议题。
高市早觉在电视与国会辩论中多次批评中国的军力扩张与海上行动,称其“威胁日本主权”;她主张加强与台湾的安全合作,对台发言方式接近“准外交地位”;她对韩国历史问题的妥协持否定态度,认为“道歉外交只会削弱日本尊严”。
如果说安倍晋三是日本“右翼保守派”的代表,那么高市早苗比安倍晋三更右、更保守、更强硬、更激进。
对中国,媒体认为高市早苗更具对抗性;她将中国视为日本的“最主要安全威胁”;她在担任“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期间(2022–2024)多次在国会与媒体中表明:“中国正以国家力量为单位,夺取日本的技术、渗透日本社会,这是国家安全问题。” 她将“中国的经济活动”正式纳入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她要求自卫队加强“应对中国灰色地带行动(海警船、无人机、电子侦察)”的机制;她主张把“台湾防卫”写入日本安全白皮书。她在2022–2024年担任日本首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期间,是日本经济脱中化政策的设计者与执行者。2022年她主导起草《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目标针对中国,防止中国获取日本关键技术。包括:限制先进技术(半导体、量子、AI)对外转移;审查外国资本(特别是中资)收购日本战略企业;建立“安全保障技术基金”(防止人才外流)。她提出“战略物资四品类”(半导体、稀土、电池、医药)脱中战略,倡导日本与台湾、美国、东南亚建立“去中国化供应链”,推动《台积电》赴熊本建厂,作为日台合作示范项目。她被中国媒体称为:“日本经济脱中化的总设计师”。她认为“日本是以自由、民主、法治为根基的国家,而中国是以控制、专制、国家主义为基础的体制,两者在价值观上不可共存。” 她把“反中=爱国”与“脱中=保守正统”结合起来,构成其政治核心叙事。
对美国,高市早苗是日本战后最亲美的右翼政治人物之一。她的亲美不是“外交权宜”,而是一种战略信仰——认为美国是日本安全、科技、文明的“保护神”。高市早苗长期坚持:“没有美日同盟,日本无法生存。” “美军的存在是日本国家安全的生命线。” 她甚至在国会答辩中说过:“美国在日本驻军不是占领,而是守护。”媒体认为这种论调在日本政界极为少见,哪怕是安倍晋三或岸田文雄,都不会如此直白。她是日本政坛中最早提出要让日本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的政治人物之一。她在多场会议中强调“日本必须在印太自由阵线中扮演最前线角色。” 她主张美日台三方安全协作;她支持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升级为准军事联盟,并支持AUKUS(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在东亚扩展合作网络。媒体认为她不仅“亲美”,而且自觉把日本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
对台湾,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坛中最公开、最坚定支持台湾的重量级政治人物之一。
她不仅把“台日友好”视为外交口号,更把台湾问题视为日本国家安全与文明阵营对抗的前线。她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她在多次电视辩论与国会答辩中公开使用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时。支持在台湾海峡发生冲突时,日本自卫队可提供“后方支援”甚至“军事协助”。她主张在冲绳及西南诸岛部署更多导弹与雷达,以应对“台海突发事态”。她支持建立“日台安全对话机制”(尽管无正式外交关系)。她鼓励美国、日本、台湾三方的准军事协作,包括信息共享、情报互换与后勤准备。主张提升台湾驻日机构地位,甚至建议日本外务省派常驻人员至台北。多次与台湾驻日代表(谢长廷、薛美瑜)会晤并公开合影。她公开称呼台湾为“国家”,而非“地区”,打破日本政府传统用语的外交惯例。她公开主张:日本必须在法理上允许自卫队出兵支援台湾。她要求日本与美军建立“台海联合作战计划”。她支持部署反舰导弹、远程导弹至与那国岛、石垣岛、宫古岛。她支持“先发制人打击权”修宪。

联合早报:高市早苗其人
有“日本川普”之称的日本前经济安保部长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很可能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由于高市早苗被视为代表日本极右翼政治势力,有舆论担心她担任首相后将给中日关系带来冲击。
这一担心不无道理。已经辞职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属于自民党内的对华温和派,他去年10月1日就任首相以来,搁置了可能与中国产生摩擦的一些主张,如创建“亚洲版北约”的构想。
去年11月,石破茂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全面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和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并强调在台湾问题上,日方坚守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的立场丝毫没有改变;日方无意同中方“脱钩断链”。
今年3月,中国外长王毅在东京与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中断六年的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双方达成20项共识,其中包括就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开展相关磋商,中日关系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改善势头。
但自民党在今年年中的参众两院选举中大败,成了参众两院的“双少数政府”。石破茂只干了不到一年首相就被迫宣布辞职。64岁的高市早苗上星期六(10月4日)击败农林水产部长小泉进次郎,成为自民党新总裁。
高市早苗1993年首次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与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也被称为“女版安倍”。2012年安倍晋三重新掌权后,高市早苗多次被任命为高级职位,包括自民党政策负责人以及内政和通讯部长。
高市早苗对中国的立场十分强硬,多次表示中国崛起是日本的威胁,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主张日本在东海和台海强化存在,支持与美国在导弹防御、情报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与盟友合作牵制中国扩张;限制中国在日投资与技术获取,加强经济安全。
在历史问题上,高市早苗曾表态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行的对外扩张是“自卫战争”,反对甲级战犯分祀和建立国立追悼设施,主张外国不应干涉日本的教科书事项等。从2014年至2025年,高市早苗12年间共参拜靖国神社11次。2021年,高市早苗首次参选自民党总裁时说,“作为一名日本人,无论我担任什么职务,都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高市早苗还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她提出将日本国防预算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还称要发展反击能力,使美日联合军演、战略部署更加频繁,让亚太地区的对华威慑行动更常态化。
在对华经济问题上,2016年高市早苗担任总务大臣期间,以“国家安全”为由推动排除中国华为的5G设备,成为日本对华技术脱钩的关键推手,并主张制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限制中日高科技合作。
本月1日,高市早苗在美国智库发布署名文章,称如果当选日本首相,她将与中国领导人就台湾问题进行“真诚对话”,并将台湾称作“日本极其重要的友人”,表示将深化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
不过,高市早苗接任首相后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在对华关系上放胆直言,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据中国方面统计,2024年,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官方和民间向来对日本在台湾等问题上的言行十分警惕,不可能容忍高市早苗在政治敏感问题上暴走。如果高市早苗上台后,在台湾和经贸等问题上继续与中国打擂台,中国必然反制,日本经济和企业也将面临很大麻烦。
同时,中国近期展示出的军事和科技实力,已经让美国及其盟国十分忌惮,日本对此也不会没有顾忌。高市早苗尽管对华立场强硬,一旦执政也必须面对现实。何况自民党的执政根基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稳固,高市早苗的对华态度也将受到自民党内和其他政治派别的制约,弄不好首相位置也坐不牢靠。
因此,高市早苗上台后或许会调整石破茂改善对华关系的某些做法,给中日关系带来新的变数。但面对迅速崛起的中国,高市早苗未必有能力让日中关系发生逆转。
作者
-
作者为北美知名时政评论人、本站特约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