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当局公布关键战略与中国争夺影响力

作者:丁咚  来源:亚欧视点

在美国务卿布林肯展开新一年度的首次印太行,并召集“四方安全对话”第四届外长会议之际,美国拜登当局公布了本届政府的“印太战略报告”。

前特朗普政府四年前几乎同期,制定了一份同类“战略”,但彼时被列入美国的国家机密,直到其即将结束任期之时,为了牵制继任政府,方才予以公开。

拜登当局的“印太战略报告”有三个“意料之中”。

首先这份报告本身在意料之中,拜登当选总统后就发誓奉行与特朗普不同的外交战略,包括与中国的竞争战略,制定新的印太战略在意料之中。

其次,拜登当局的“印太战略”所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在意料之中,尽管一万个不情愿,但在大国竞争战略方面,特别是以中国为首要对手开展竞争方面,拜登“继承”了前政府的方针,尤其体现于“印太战略”中。

第三,拜登当局的印太战略的本质是为美国在印太地区与中国“争雄”、维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在意料之中。这是美国在这一地区与中国开展全面激烈竞争的主旨。

相比较前政府,拜登当局在国家安全方面的相关文件出台较迟,反映了其审慎姿态,也凸显了在美国确立大国竞争战略后,在印太地区与中国的关系进入高度复杂的阶段,尤其是地区国家普遍将本国当前利益置于重要位置,不愿在两大国之间“选边站队”。

因此,它承认,“印太地区是一个竞争特别激烈的地区。我们认识到,我们改变中国的能力有限,因此寻求塑造围绕中国的战略环境。”

应该说,一个新兴崛起的大国必然会寻求在本国周边建立“安全区”,或者所谓“势力范围”。当前俄美、俄与北约在欧洲的主要分歧就体现于双方对于“势力范围”的争夺。

美国寻求在印太地区通过这一新战略与中国争夺权力和影响力,根本目的是要阻止中国在该地区建立自己的所谓“势力范围”,进而损害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在全球包括该地区建立的领导权,损害其全球最具影响力大国地位。

美国的竞争战略的本质是一个既成大国对一个新兴大国崛起的“抵制”和“反抗”。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将自己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相结合,在印太地区寻求建立势力范围,寻求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力量。我们在未来十年的共同努力将决定中国能否成功改变目前有利于印太地区和世界的规则和规范。”

报告设定了五大目标和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所要开展的十项核心工作。

五大目标是指,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在区域内外建立联系、推动区域繁荣、加强印太安全和建立区域抵抗包括气候变化、COVID-19等超越国界威胁的能力。

十项核心工作包括在印太地区投注新资源、推动印太经济架构、加强威吓、加强赋权与统一的东盟、支持印度的持续崛起与区域领导力、强化四方安全对话(QUAD)、扩大美日韩合作、协助太平洋岛国建立韧性、支持良好的政府治理与问责制,及支持开放、具韧性和值得信赖的科技。

从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无法像在冷战时期那样提出公开的敌对方,无法公开建立那种针对特定对手的广泛的联盟,甚至无法像冷战时期那样大张旗鼓地塑造政治和意识形态对立,而是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与对手进行持久的竞争。它们体现出新时代大国竞争的特点。

以布林肯召集的“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议和最新公布的“印太战略报告”打头,美国拜登当局“图穷匕见”,在新的一年里势必将逐渐公开其对华政策的主要方面。

从美国的竞争战略新特点来看,根本的“挑战”不在于美国,关键是如何因应新形势,塑造新自我,使自身不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抱以敌意的对象,进而充分释放国家潜力和创造力,方能“瓦解”美国的竞争战略,在公平对等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来源时间:2022/2/12   发布时间:2022/2/12

旧文章ID:27116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