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黄岩岛附近的撞船事件算是一场“海战”






8月11日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中国3104号海警船与中国“桂林号”驱逐舰(编号164)相撞后,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媒体称这是一场海上的“意外事故”。
现在来回顾这一事故,不难发现,这不是什么“意外事故”,是一场中、菲之间的“海战”,是一场“海上博弈”的结果:菲方大胜,中方惨败,成为国际上广为流传的奇耻大辱。
从公开的图片和录像可以看出,撞船事故发生前,中方“桂林”号驱逐舰的位置在菲方海警船“苏录安”号的右舷外,中方3104号海警船在“苏录安“号的左舷外,菲方船艇处于两艘中方船艇之间,三个船艇呈平行状态,一起向前行驶,而”苏录安“号则处于被中方海警船水炮攻击或”桂林号“冲撞的危险之中。
相持之下,”苏录安号“首先突然加速前进并而向左方偏转,”桂林号“为了防止”苏录安号“被逃跑,也跟着向左方偏转,而忘记正在直行中的3104号海警船,导致中方两艘船艇之间的相撞。也就是说,中方的“桂林号”是中了菲方“苏录安号”之计而“自相残杀”了。
且不论以上对事件的叙事是否属实,关键在于“苏录安号“的吨位虽然远低于中方的两艘舰艇,但速度和灵活性显然高于中方船艇,使“桂林号”不仅追赶不上,3104号也来不及避让。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也许是中、菲双方海警船的第一次直接对峙,看来海警船不在于大小,速度和灵活性更为重要。
中、菲之间的海上冲突早已经成为常态,不是用枪炮弹药,而是冲撞和水炮,是一种“海上博弈”或“另类战争”。8月11日的这一场冲突的结果,不是什么意外事故,是一场“海战”。这种舰艇之间海上博弈和周旋,也许足以写进教科书。
这场“海战”,中方的“桂林号”驱逐舰和3104号海警船虽然把菲方的“苏录安号”夹持在中间,处于优势,但中方两船之间显然缺乏互动和协调,以至于“桂林号”突然向左方偏转前,似乎没有通知3104号海警船,终于使3104号避让不及,撞上了“桂林号”。
菲方的“苏录安号”是日本向菲律宾提供的四艘海警船之一,显然在这场冲突中表现了它的优点。事后,菲方嘉奖了“苏录安号”。
作者
-
作者为北美知名时政评论人、本站特约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