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习近平峰会召开在即 专家如何解读

 特朗普-习近平峰会召开在即 专家如何解读

特朗普于周日开始了他为期一周的亚洲访问。他的第一站是马来西亚,在那里出席了东盟峰会,并在马来西亚见证了泰国和柬埔寨签署停火协议,以及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达成贸易和关键矿物方面的协议。第二站是日本,会见了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第三站是韩国,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并预计在周四在韩国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晤。与习近平的会见被美国媒体广泛认为是这次访问的重头戏。

峰会之前 争取更多筹码

事实上,特朗普在马来西亚和日本两站的访问中,已经在为周四的峰会做准备,试图为峰会争取更多的筹码。纽约时报写道,他与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三个东南亚国家达成的协议,“似乎更多是为了在多个方面遏制中国,包括通过出口管制、制裁和关键矿物获取。”

这些细节隐藏在特朗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会见世界领导人期间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中。 在白宫与东南亚领导人发表的声明中,虽然并未直接提及中国,但不同程度上都表明了各国支持特朗普削弱中国在关键原材料领域主导地位的意图。此外,这些声明还包括与华盛顿协调打击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表述。地缘政治咨询公司APAC Advisors负责人史蒂夫·奥昆(Steve Okun)对纽约时报指出,这可能意味着,如果美国通过制裁惩罚某个中国实体,“这些国家将不得不遵守这一举措。”

这些贸易声明还重申了特朗普已对这三个国家征收的19%关税,并提出了美国公司进入市场和获得优惠待遇的要求。与越南发布的联合声明基本重申了此前达成的协议,即对美国进口的越南商品征收20%的关税,同时可能使美国汽车出口至越南变得更为容易。周日发布的文件中,最详细的是与马来西亚的协议。特朗普称其为“一项重大贸易协议”,其中包括马来西亚承诺未来十年在美国投资700亿美元。据白宫介绍,泰国同意购买80架美国飞机,总值188亿美元;而柬埔寨则表示将与美国航空航天巨头波音公司合作,支持其航空业发展。

白宫表示,周日宣布的关键矿产合作承诺虽属非约束性,但“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亚洲集团合伙人亚历山大·费尔德曼(Alexander Feldman)称,这让特朗普“在谈判中处于更有利位置”。不过,周日的公告中并未提及许多东南亚官员和商界人士期待已久的“原产地规则”细节。特朗普政府希望惩罚那些允许中国出口商通过第三国转运以规避关税的国家。为此,华盛顿必须界定运往美国商品的“国籍”。一种设想是,要求各国对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中外来材料的比例设定上限。确定原产地规则的方式,对于特朗普削弱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起点的主导地位而言至关重要。

特朗普总统在周二会见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他告诉高市早苗,美国是日本“最坚定的”盟友。上周刚上任的高市早苗则投桃报李,对特朗普大加赞扬。纽约时报写道,但高市也必须决定是否继续维持顺从的谈判策略。“正是这种策略促成了一项充满争议的贸易协议,让负债累累的日本承诺在美国项目上花费 5500 亿美元。”

在特朗普的访问中,日本与华盛顿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将共同建设稀土供应链和战略储备。此举旨在减轻日本对稀土进口的依赖。这项努力已成功将中国稀土占日本稀土进口总量的份额从十多年前的 90% 左右降至 2023 年的约 60%。特朗普和高市还签署了两份声明。一份宣布“美日同盟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另一份承诺加强在扩大稀土金属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关于这次联盟的声明意味着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两国在七月签署的贸易协议仍然有效。根据白宫发布的简短声明文本,两国仅仅同意继续就日本承诺的 5500 亿美元对美投资进行会谈。作为交换,日本将继续被征收 15% 的关税,这低于在最初协议达成前特朗普曾威胁的 25% 关税。

分析人士对特习峰会的看法

在特朗普和习近平两位元首峰会之前,中美两国正处于新一轮的激烈贸易战。为峰会做准备和铺垫,中美两国商务官员在马来西亚就贸易问题进行了会谈。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日表示,美中贸易谈判代表近日在吉隆坡的会晤已取得进展。他说,“我们已为两国领导人的讨论建立了非常成功的框架。”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补充说:“我们认为,事情正接近一个阶段,使得领导人可以考虑并作出决定。”中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李成刚随后于周日表示,双方已就多项问题达成“初步共识”。“他说,接下来,双方将分别进行各自的国内审批程序。”

特朗普希望北京能在阻止芬太尼前体出口方面提供更好的合作,并要求中国进一步承诺购买美国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与此同时,习近平希望避免特朗普进一步提高关税以及对美国软件出口施加新出口管制的威胁。此外,双方都寻求就 TikTok 在美国的业务出售达成“最终协议”。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国防、新兴技术与战略项目主任Eric Rosenbach,以及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科技与地缘政治研究员Chris Li近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认为,特朗普应利用峰会,“建立一个常态化、持续性、实时性的军事接触体系。这可能是战争与和平的分水岭。” 文章分析,近年来,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的空军海军力量之间的此类危险拦截和不安全相遇事件激增,而且似乎没有缓和的迹象。8月,中国发布了一段视频,称其显示了中美直升机在台湾海峡险些相撞的画面。中菲船只在南海的对峙已成为常态,上周,澳大利亚称一架中国战斗机在危险接近澳大利亚空军飞机的距离释放了干扰弹

此类事件升级为实际冲突的风险空前之高。然而,与美苏对抗时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中军事力量之间几乎没有可靠的实时沟通机制来化解意外危机。文章指出,既然特朗普已明确表示自己的对华优先事项是达成贸易协议,但贸易依赖于和平与稳定。因此,文章写道,“通过努力为与中国建立持久的危机管理系统奠定基础,特朗普可以确保自己成为将两个大国从第三次世界大战边缘拉回来的总统,从而留名青史。“

根据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业务负责人戴维·米尔(David Meale)的说法,世界两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将寻求缓解日益加深的贸易战,同时不放弃各自关键优先事项。双方正试图在彼此的“痛点”之间找到一条出路。“特别是,关键矿物需要从中国流出,以维持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先进产业运转;而某些技术(尤其是先进芯片)需要提供给中国,以支持其未来经济蓝图中至关重要的新兴技术部门的发展。”

咨询公司DGA-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合伙人保罗·特里奥洛表示,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推行“以升级求降级”的政策,他认为这是“一种失败的策略”。他指出,此次已是围绕中国稀土限制展开的第五轮贸易谈判。“双方都有能力伤害对方,”特里奥洛说,“目前的做法只会让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全面缩水。”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乔纳森·钦指出,习近平此次参会前,中国已公布了下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国家更加集中关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他表示,这些规划与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贸易做法的担忧背道而驰,而这些担忧正是中美贸易冲突的表面起因。但这些议题似乎并未出现在此次谈判议程中。

“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双方不仅没有讨论这些核心问题,反而只是在逐个谈具体议题,”钦说,“我们在谈TikTok,谈大豆,都是这类特定行业甚至特定企业的问题,而非最初可能引发这场冲突的实质性核心问题。”

乔治城大学教授、亚洲集团高级顾问麦艾文(Evan Medeiros)表示,中国官员认为自己比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更了解这位总统,也知道如何更有效地采取反制措施。他指出,美中两国都有意愿对彼此采取激进措施,这导致局势“本质上不稳定”,可能会破坏休战状态。

麦艾文说,“双方都带着自信对待这段关系,都认为对方比己方更需要这段关系,最终都认为自己占据优势…….这种局面非常、非常危险。”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