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千名教授及六位诺奖得主联名信警告恢复“中国行动计划”

 美千名教授及六位诺奖得主联名信警告恢复“中国行动计划”

亚裔学者论坛(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 AASF)近日发布声明,强烈支持斯坦福大学两位著名物理学家Steven Allan Kivelson教授与Peter F. Michelson教授致美国国会拨款委员会的一封联名信,警告称若在2026财年《商业、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拨款法案》中恢复“已被否定”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将严重损害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科研环境和国家利益。

这封信得到了包括斯坦福大学104名教授在内、来自全美的1007位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的联署支持,其中包括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署信指出,该计划一旦恢复,不仅无法有效防止知识产权盗窃,反而会阻碍美国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动摇美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AASF顾问委员会成员、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教授(Steven Chu)和AASF资深成员、主要组织者祁晓亮教授(Xiaoliang Qi)也加入了联名信的支持者行列。

AASF 研究员、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 Kivelson 表示:“大学对美国的实力与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们培养了支撑我们经济发展的知识型人才队伍,支持了改善生活质量的创新研究,使美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他进一步指出:“美国大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卓越地位,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持续吸引来自全球最具才华和抱负的人才。而‘中国行动计划’及类似政策,正在严重阻碍我们招募优秀学生、科学家和学者加入美国科技事业。这些政策所带来的损害,可能远远超过它们旨在防止的知识产权盗窃所造成的损失,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

“我们已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数据表明,恢复‘中国行动计划’对美国科技领导力造成的损害将超过其带来的任何好处,”AASF 成员米歇尔森(Michelson)教授说,“当美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来自中国的人才时,我们的国家才最强大。”

MIT著名工程学教授陈刚(Gang Chen)在声明中直言,作为“前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他对于国会部分人士企图恢复这一歧视性项目感到失望,并指出此类政策只会削弱而非强化国家安全。

AASF执行主任Gisela Perez Kusakawa 表示:“重启中国行动计划不仅在民权层面是重大错误,也将严重削弱美国在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导力。我们的研究已经清楚表明,这类政策会将至关重要的人才拒之门外,从而对国家进步构成阻碍。”

AASF呼吁国会三思,放弃任何形式的“复活版”中国行动计划,并将继续与广大高校学者和社群一道,维护学术自由与公正。

“中国行动计划” (The China Initiative)是美国司法部在 2018年 启动的一项国家安全举措。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打击所谓来自中国的经济间谍活动、知识产权盗窃以及其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特别是那些被认为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行为。但在 “中国行动计划” 实施期间,调查重点转向了学术界,司法部对数百起相关案件进行了调查,并对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提出了起诉,其中许多人是华裔。这引起了亚裔社区特别是华裔的反弹。

鉴于日益增长的争议和负面影响,拜登政府于 2022年2月 宣布终止“中国行动计划”。时任司法部副部长莉萨·莫纳科(Lisa Monaco)表示,虽然应对中国政府的威胁仍然是司法部的首要任务,但该计划引发了“有害的观念”,认为司法部对特定种族或民族的人群抱有敌意。尽管“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终止,但国会内有议员一直在推动“中国行动计划”的重启。

阅读联名信全文,请点击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