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第一次去台湾遇到的台湾民众

延伸阅读:作者其他关于台湾和台海局势的文章
最近去了一趟台湾。作为一个关注两岸问题的观察者,我一直想去台湾亲身体验和感受一番风土人情,以前也有机会,但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今年暑假,两个孩子很想回中国看看,我自觉回国存在风险,所以决定带他们到台湾看看。行程比较匆忙,在台湾待了七晚八天,见了一些新老朋友,交换了对两岸问题的看法。从我的所见所感来看,总的感受是,两岸问题现阶段无解,由于两岸政府彼此缺乏基本互信,且都坚守各自立场不后退,并从最坏的假设情形着手应对,除非有大智慧出现,否则,未来几年,两岸最终摊牌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台湾当局要完全去中化也难,或者说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此次行程重在观光旅游,除了见朋友,也留意一路上是否有台湾民众对我一家有什么异样情绪反应,以及对两岸关系特别对大陆有什么看法。因为现在来台的大陆人非常少,两岸都对大陆民众的台湾自由行设限,来台大陆人基本是从第三地过来的。加上两岸关系又如此糟糕,在这种情况下,说实话,我有点担心,普通台湾人听到我们的大陆口音,会不会有某些歧视?还好,没遇到,感觉是把我们当作正常的游客。
我想和读者朋友分享的是,在旅途中和几位台湾民众的对话交流,自认为这是我此次台湾行的一份收获吧。尽管现在资讯发达,但相信很多大陆人其实对台湾是不了解的,尤其不了解普通台湾人的所思所想。我自己就不太了解。然而,在民主社会,由普通个体构成的大众声音,是执政者不能无视的。比起公众人物特别是政治人物的某种文过饰非或口是心非,普通百姓的闲谈说出的是他们的心声,无论反对还是赞同,表达的是他们的私人立场和情感,故而,他们的声音有必要倾听,尤其在两岸关系和台湾内部政治这样敏感的话题上。

高雄美丽岛车站(作者摄)
我遇到的第一位有过交流的台湾人,是在机场拉客的司机。由于我乘坐的航班早上4点多到桃园机场,此时机场捷运尚未运行,在出站口,一位看上去60多岁的司机问我们坐不坐他的车,4人800新台币送到酒店。我觉得价格还公道,加上正下雨,就同意了。在路上,我想着是否要和他聊聊大罢免,了解他的看法,不料未开出机场多远,这位老兄先打开了话匣,大骂民进党和赖清德,我和他一路聊到酒店,在我看来,其对台湾政治的见解不亚于我常听的一些台湾名嘴。
毫无疑问,这位司机在台湾政治光谱中属于深蓝,尽管他否认自己是国民党员。在和他的聊天中,我认为他对大陆、民进党和国民党所作的比喻最有趣。他说大陆是狼,民进党是狐狸,国民党是猪,但千万别以为他对大陆有恶意,“狼”在他的口中没有凶残的含义,反而是描述大陆像狼一样机敏,有力量,在等着随时捕捉台湾这头猎物。“狐狸”则含有贬义,意思是民进党像狐狸一样贪婪、狡诈,要把国民党吃干掏尽,却并不真敢去碰大陆这条狼。“猪”的比喻更是负面,形容国民党像猪一样蠢,等着被民进党宰杀,完全不是民进党对手。正好国民党的现任主席也姓朱,被他骂作“猪主席”,只为个人利益计算,从不考虑党的利益。
看得出他对国民党的不争气非常失望,批评国民党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肯下基层听取支持者意见,虽然他说民进党也不会倾听支持者的意见,但好歹会做个样子,假意和支持者打成一片。他也评点了前总统马英九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马是个格局不大的人,宋则权力欲太强,要不是他和马争总统,蛰伏两年,马之后总统就是他的了,那有后来民进党什么事。讲到这儿,他称大陆30多年卧薪尝胆,才有今天的强大。
我说,你既然讨厌民进党和赖清德,对国民党恨铁不成钢,为什么不去做个志工,帮国民党站台,反民进党的大罢免?他说生计第一,国民党又不给薪水,不会去参加国民党的反罢免,但大罢免之后,他一定会去参加投票,“不让民进党的人当选立委,控制立法院”,他讲这话时态度很坚决。
台湾小吃有名,在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就有好几家卖早餐的小吃店。我来台北的第二天,在一家小吃店买早点时,遇到一位女士也来买早点,可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店家则是一位看上去六、七十岁的男人,见我们是大陆人,问从哪儿来,答美国,于是他开始批评美国,说美国不好,怎么会选出川普这样一个总统,小孩去美国上学未必比在中国好,云云。此女士也跟着店主数落起美国。有批评就有赞美,讲起中国如何强大,习大大反腐拿下那么多贪官,科技那么发达,城市搞得那么好,两人的神色都不一样。
刚开始我以为她是外省人,问她老家在哪儿,她说来台湾30多年了,正有点疑惑,她压低了声音,告诉我是嫁到台湾来的,原来是陆配。我没问她对主张武统的娅娅等陆配的看法,感觉会有点为难她。她说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经历了大陆的发展,看得出她对大陆有情感,也显示了某种在台湾的失落。店家在得知我来自江西后,一个劲追问我江西哪儿人,说他也是江西人。不过我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除非他也是陆配。这二位无疑也是蓝营支持者。

绿营街头罢免动员(作者摄)
台北虽然蓝营占多,但近年来绿营人数也增长很快,特别在年轻人中。我在台北的第三天,在街头碰到参与大罢免运动的一对男女志工。我们在台湾正值大罢免投票前夕,原以为街头应该到处都是罢免和反罢免的对决氛围,但在台北,我只在周末在西门町一带人流密集的街道上看到两侧十几米之外有绿营的罢免旗杆,上面挂有写着“团结台湾,自决建国”之类的布条,并未见有人发传单或演讲。此后在台中,也只在距台中车站不远的一处地方见到一幅大型电子屏幕在播放罢免国民党XXX立委的广告,此外,再无见到这类罢免动员活动,包括在深绿大本营的台南和高雄。所以,我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和两位绿营志工攀谈,了解他们的想法。
这对男女志工站在写有“罢免国民党立委徐巧芯”的旗杆旁,女的看起来30多岁,男的是个年轻人,显然二人在为罢免徐巧芯做动员。徐是国民党内年轻一辈的立委,据说很有战斗力,因此也成为民进党要拔掉的“钉子”。我问女志工,为什么要罢免徐?她答,徐删掉了政府预算。又问,删除预算不正是作为反对党立委监督政府的应有职责吗?她似乎没料到我会这么问,可能也以为我偏向国民党,就很生气地对我说,她删了预算不敢留名字。我接着问,你们怎么知道没留名字的人是她?她就给我解释了一番,我觉得她的解释还算合理。之后她又说,徐不但删了预算,还擅自编制预算,这就超越了立委的权限。一旁的小伙子也附和着。
从二人的讲述来看,徐删政府预算,造成政府瘫痪,乃至事关百姓的民生项目也受到影响,比如让遭受风灾的民众拿不到政府救济,这样的立委已经背离了民众受托,不配当立委,无论如何要罢免。我说,我听到的说法似乎和你们讲的不一样。然后她变得非常生气,大声说,中国人操弄台湾媒体,散布假消息。我本想回应她,是不是把台湾媒体想象得太脆弱,那么容易被中国操弄?但气氛看起来有点僵,我太太怕出事,催我离开。我对太太说,不会有什么事情,我只是了解情况。她突然又冒出一句,中国是外国政府。我对她说,你怎么知道我是中国人,如果我拿的是美国护照呢?她楞了一下,接口道:美国也是外国政府。这时有人喊她,我便和小伙子聊上了。
小伙比他这位女同伴要平和得多,对我没有生气。他说他是深绿,来自高雄,在台北做水电工,因为不满徐巧芯等国民党立委的表现,要罢免她。我问,成功的概率多大?答,50%多吧。他又给我解释,罢免国民党立委,是有法律依据的,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规定民众有创制、罢免、复决等权利,高雄就罢免过市长韩国喻。我说你很懂法律嘛。他说都是因为罢免现学的。我又问,你怎么看“馆长”?原来也是深绿,反对中国的。他马上大骂起“馆长”来,说人是会变的,“馆长”是因利而变成现在这样。我又问,对中国人怎么看?他说,他并不反对中国人,中国人到台湾来旅游,他们欢迎。我问,中共呢?他答,我也不反对中共,我反对的是中共对台湾的武力威吓。可见,同是深绿,对大陆甚至对中共,态度也不完全一样。

台北剥皮寮(作者摄)
在台北的最后一天,我去看剥皮寮,那是台湾的一个历史景点,见证了台湾工业特别是报业的起飞。一个工作人员见我一家四人,以为是新、马来的华人。我告诉他是中国人,他就跟我抱怨,中国人不来台湾了,还想统一台湾。这话让我误以为他是绿营,他说既不是绿营,也不是蓝营,保持中立,就象政府一样,他指了指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地政府保持行政中立。我说,你肯定有自己的立场,到底是偏蓝还是偏绿?他说偏蓝,客家人,他们客家人都偏蓝。我问,会去参加反罢免投票吗?他答,不会,又悄悄用手在柜台上做起数钱的动作,我明白了,是要给钱才去投票。
以前也听过台湾政治人物有这类做法,没想被我碰到。我问,客家人都这样吗?他说,都这样。我又问,要给多少钱?他说,至少要给个车马费吧。我们要工作,抛开工作去投票,谁去?肯定要得到好处才去投票。我们客家人很实际,不管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我们不关心他们的理念,谁给我们饭吃就跟谁走。他接着又说,国民党有钱,民进党没钱,他个人跟着国民党,“谁不跟着有钱人呢”,他对我强调。临走时,他又悄悄告诉我,对你们的习大大说,统一台湾很容易,让大陆人过来台湾旅游,买地就是,把台湾的地都买光了,统一自然就成了。
在台湾第六日去台南,看英商德计洋行旧址,发现旁边还建有“朱玖瑩纪念馆”。之前不知道朱玖瑩是什么人,于是就进到馆里参观。朱原是国民党人,老家湖南,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做过财政部盐务总局局长,晚年定居台南,去世后葬在湖南,写得一手颜体好书法,纪念馆展览的正是他的书法作品。由此看来,这是位有着浓厚中国情结的国民党官员。作为绿营当政的台南市政府,将朱的故居改造成纪念馆,虽然有些简陋,却也让人有些诧异。怀着这种疑问,我问工作人员,是位女士。她说,政府对做出贡献的人士,不会以蓝绿划线,都会纪念。
我先入为主地问她是不是绿营,她告诉我,是蓝营,外省二代,贵州人。不知这个纪念馆是否只有一位工作人员,把一位蓝营人士放在这里做馆员倒挺合适。我问她,那你先生呢?她说偏绿,但不是深绿,可他公公是深绿。我说,你和你父亲,同你先生一家,政治立场对立,怎么走到一起的,你们在家里不讨论政治话题吗?说不到一块怎么办?她说,在家里尽量不谈政治问题,尤其是和她公公,如果谈到了政治问题,她就让着公公,不回应。不过她也说,有些像她这样的家庭,如果夫妻有一方不肯让步,就只能吵,吵到最后离婚。我又问,你有几个孩子,他们政治立场如何?她说两个,现在都大学毕业工作了,他们也是深绿,但不是民进党的支持者,他们支持更激进的组织。我说是时代力量吧,她默认了。

台南英商德计洋行旧址(作者摄)
类似这位女士蓝绿组合的家庭,在台湾应有不少。我在高雄也碰到了一对退休的老年夫妻。那是在台湾最后一天,我们去旗津岛。当时这对夫妇坐在亭子里的长条椅子上休息,我们四人躲避阳光来到亭子里。夫妻俩见我站着,挪开一个位子要我坐。听我们是中国人,就和我聊起来。他们是高雄本地人,经常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旗津岛看海。丈夫退休前在中油工作,妻子是客家人。二人很有意思,丈夫说太太喜欢谈论政治问题,妻子说先生偏绿,但不关心政治。看得出二人在一些事情上看法不同。
比如,谈起大罢免,丈夫有点不置可否,妻子则非常有意见,说民进党和赖清德大半年什么事都不做,就一门心思搞大罢免,把台湾都糟蹋成什么样子。丈夫也没有反驳妻子,只是笑笑。或许正是这位丈夫的不怎么关注政治或者故意装着“难得糊涂”,才没有让他们的家庭生活和情感受到影响,能够携手走到人生晚年。妻子很可能是深蓝,开始和我聊天时声音还有些小,聊着聊着就变大了,似乎不担心旁边还有其他人。我问他们台湾能够独立出去吗?两人都回答说独立不了。我又问,既然独立不了,如果大陆强行统一怎么办?妻子说,真的要统一,台湾也不会比现在差。你看香港如果不反对共产党,不是很好吗?
在台南参观英商德计洋行时,还遇到一位高雄来的导游,领着一群韩国游客,来看洋行旧址。当时正下大雨,我们一家在参观完洋行旧址后在验票口避雨,这位导游见我们是大陆人,就发感慨,说现在在台湾很少见到大陆人了。他自称老家是山东,在大陆投资了几家企业,之所以干导游,是觉得导游这个行业自在,可以免费旅游。他对民进党和赖清德非常不满,告诉我,赖到风灾最严重的台南视察灾情,台南百姓指望中央救灾,但赖竟要台南人自救,把台南人气炸了,有一种将赖送上总统宝座后被抛弃的感觉。

城镇韧性防空演习(作者摄)
他的说法似乎得到了印证,7月16日,本是台湾国防部在台湾南部进行城镇韧性防空演习,演习的内容是防范敌方导弹来袭,但台南的演习因救灾被临时取消。导游还小心提醒我,在台南不要大声说中国,以免被人听到,前不久也在德计洋行,有人说到大陆,结果被旁边一对母女听到,年轻的母亲立即高呼台湾独立万岁。
在台八天遇到的这九位台湾普通民众,除三人立场是绿营(二人深绿,一人浅绿)的外,其余六人都偏蓝,有的还是深蓝;另外,九人中有两人是从大陆过来的,七人是台湾本地人,包括外省二代。这个随机碰到的蓝绿人数之比,包括在深绿的台南和高雄遇到的三蓝一绿,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即台湾偏蓝民众,实际数量要比民调显示的更多,只是在台湾目前的政治环境下,一些浅蓝甚至深蓝,不得不把自己的政治面貌隐藏起来。耐人寻味的还有,三位绿营人士,对待大陆,一个有明显敌意,另二位看不出有敌意,其中一人表示不反对大陆民众乃至政府,只反对中共对台湾的武力威吓;而蓝营支持者对大陆、蓝绿内斗以及美国则取不同态度,对美国多有批评,对台湾内部的政治纷争,尤其民进党和赖清德,没有好言语,但对大陆,无半点恶言,甚至不乏夸张的称赞,对统一的态度模棱两可,似乎也不排斥。我不知这是因为我是大陆人不想让我难堪,还是因为他们平时接收的信息所致,或者因有中国情节而真心认为大陆比民进党统治的台湾要好?我由此甚至大胆猜想,包括部分浅绿在内,实际对统一并没有媒体描述的那样害怕,只是囿于当下政治不敢表达出来。
这只是我的 “田野调查”的一点粗浅看法,很可能是错的,但不妨作为另类观察样本供大家讨论。
作者
-
旅美时事评论人、《金融时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