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美国必须警惕台湾的鲁莽领导人
			
    作者:莱尔·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
《防务优先》(Defense Priorities)亚洲项目主任,原文发表在时代周刊。
在有关中东的新闻以及持续进行的俄乌战争中,人们很容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台湾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缘政治火药桶。中国长期以来声称对台湾拥有主权,而一旦采取行动,可能引发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冲突,甚至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怕可能。
如今,多种因素正在让台海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美国过去在亚洲民族主义问题上已多次“吃过亏”,因此如今更应保持最大限度的谨慎。
这场风暴的核心人物,是台湾那位咄咄逼人的新领导人——来自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民进党的总统赖清德。与他那位更为谨慎、刻意淡化“台湾独立”主张的前任蔡英文不同,赖清德却一连串发表公开演讲,步步逼近“法理台独”,为台湾“国家地位”辩护。
《台北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这样概括赖清德的首场演说:“从未有任何一位台湾总统,将整场演讲完整而明确地、一条条阐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北京对此毫不意外地作出强烈反应。6月26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称,赖清德“再次暴露了其激进的‘台独’立场”,并指责他“将两岸关系与台湾的发展推向更多冲突与风险的边缘”。
台湾岛内政治气氛高度撕裂。7月,选民否决了对在野党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国民党控制立法院,反对“法理独立”。而就在本周,国民党选出新任党主席程丽文,却被指是北京“影响力渗透行动”的产物。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举行了年度“汉光演习”,并进行了多项创新,旨在应对中国大陆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演习持续时间比往年更长,大量后备军人被动员,展示了新武器,并演练了城市作战。
然而,这其实再次暴露出台北防务方向的偏差。正如许多军事专家长期指出的那样,与其把钱砸在大规模常规作战上,不如投入更多“非对称武器”——例如布雷系统。毕竟,一旦开战,中国最先打击的将是台湾的港口和空军基地。台湾的防务重点应转向更分散、更具成本效益的地面战系统。
但即便如此,也并非没有问题。美制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首次加入台湾军队,但这些坦克早已在乌克兰战场上被俄军缴获并展示。毫无疑问,解放军已从俄方获得了该坦克的最新情报,包括其弱点和针对它的作战战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已交付台湾的“海马斯”(HIMARS)火箭系统上。
其他迹象同样不利于台湾。俄乌战争导致美制“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供应短缺,因此解放军可能趁缺口尚未弥补前先发制人。而且不能排除中国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的可能性——例如当基辅陷入危机之际,因为届时西方世界会被牵制分心。
北京显然也在揣摩华盛顿的意图。与前任相比,总统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但他的一些核心顾问——包括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却语气强硬。更令人关注的是,曾对中国事务颇有经验、与北京打交道数十年的马斯克,如今已远离白宫。
在这场事关全球安全的台湾问题上,华盛顿必须步步为营。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台海的军事平衡正以每天可见的速度向不利于台湾的一方倾斜。
美国领导人不应犹豫,应当适时对台湾那位显然鲁莽的领导人加以约束,必要时可通过私下警告。这并非史无前例——华盛顿过去也多次为防止台北破坏现状而出面斥责。
与此同时,美国应将太平洋防务重心重新放在真正的条约盟友身上——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和韩国——这是现实且合理的目标。相比之下,台湾并不构成美国的核心国家安全利益。它不是美国的条约盟国,无论从地缘战略还是经济利益角度看,都不足以让美国冒险引发一场可能灾难性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