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智库:新涉台白皮书法理与谋略
作者:田飞龙 来源:中评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田飞龙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两岸关系新时代:第三份涉台白皮书的法理与谋略》,作者认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强关联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涉台政策方针与两岸关系长期发展规律的关键线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择和最佳方案,但不是唯一方案。面对美台极限勾结的巨大冲击与危害,面对岛内民进党台独主义的政治阻挠和离岸对抗,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探索形成了党在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提出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框架和路径,开展了反台独、反干预、促统一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甚至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理论斗争和制度斗争,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判断、引导并促成两岸完全统一之时与势的最终实现。“九二共识”确立以来,中央先后发布了三份涉台政策白皮书,2022年新发布的第三份白皮书集中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重大理论命题与实践命题。这份白皮书是国家统一的理论纲领,也是斗争纲领,不仅从历史和法理层面系统论述“一个中国”的坚实基础与规范内涵,而且立足新时代全面擘画了两岸完全统一的原则、路径、方法和光明前景。新时代的两岸统一进程,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第一选择和最佳方案,以非和平方式为坚强后盾,以斗争与团结相结合的方法为指导,坚定开展反台独、反干预和促统一的全方位斗争及和平统一系统性条件的构造。第三份白皮书诞生于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极端勾结破坏的危机时刻,也诞生于两岸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的严格挂钩和实践闯关的创造性时刻,是两岸统一进程的里程碑,标志着两岸关系进入了新时代和新历史阶段。文章内容如下: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打破美国奉行已久的“一个中国”承诺,也以新冷战姿态极端挑衅中国主权底线。台湾民进党当局对美方挑衅极尽勾结逢迎之能事,背弃“一个中国”的国家民族正义立场,成为中华民族的公敌。中国政府谋定后动,以“事前严厉警告+事中理性克制+事后综合反制”展开了全方位的反台独、反干预、促统一的国家行动。中国的主场统一进程因“佩洛西风波”而陡然加速,台海现状因美台勾结率先打破而出现了有利于国家统一的积极转变。中国政府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实质性展开促进统一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军事斗争,两岸完全统一进入快车道。这一切变化并非空穴来风,但展现出惊心动魄的起伏波澜,需要中国方面加以系统完整的说明和引导。第三份涉台白皮书应运而生。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有着显着的新时代特征和寻求两岸完全统一之系统法理与谋略的排布,不仅对既往涉台理论与政策加以高度凝练和升华,而且立足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理论内涵与斗争经验提出了关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完备法理论述和实践指南。这份白皮书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里程碑,是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标志和实践新起点。
这份白皮书与1993年白皮书、2000年白皮书相比,在历史和法理论述上显着加强和体系化,对“一个中国”的历史基础和法理共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同时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定位和展开两岸和平统一的具体目标、路径和方法的阐述,既是理论纲领,也是实践指南,是未来相当长时间段内中央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与展开民族复兴伟大斗争的主要政策性文件和行动框架。
一、反台独、反干预、促统一的新时代斗争纲领
中央发布涉台的第三份白皮书,应该说是非常及时,也非常的关键。因为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处理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特别是涉台的有关政策问题的时候,其实因应内外的挑战和变化,有了一系列新的思考、论述、行动与政策实践,这些新元素需要及时地进行总结提炼,以形成新时代对台工作系统理论和完备政策体系。我们需要一方面对之前的涉台有关政策体系和论述体系进行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够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民族复兴的完整内涵与框架对两岸关系及涉台论述加以理论升华。这份白皮书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它是承前启后的,也是反映新时代内涵的。它实际上是集中回答了在新时代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如何将民族复兴与祖国统一结合起来思考的重大时代命题。
同时,这份白皮书应该说也是迎着困难上、迎着挑战上的一个战斗性的纲领,它具有内在的斗争意志和斗争智慧。那么具体跟谁斗争呢?就是跟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斗争,因为他们是阻挠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主要敌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中美关系的基本面上,美国出现了对“一个中国”原则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系列逆行式掏空与极端化切香肠的挑衅动作。最近佩洛西窜访台湾,就是极端挑衅的动作,应该说属于来自美国带节奏的新冷战的动作,是对台湾牌的极限利用,使得原来的两岸关系特别是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正常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所以对美西方的干预与非法的挑衅,以及对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破坏,我们要坚定地讲出我们的道理和法理,坚决地采取相关行动。那么道理与法理在哪里?行动的具体理由在哪里?行动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一份权威的白皮书来说明。这场斗争的第二个针对的方向就是台独势力,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必须加以识别和清除。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以来,以全面执政的“多数党专政”方式给两岸关系带来了灾难性的负面影响。民进党走的是一条“倚美谋独”的危险道路:一方面背弃“九二共识”,全面推行去中国化,一步一步去蚕食“一个中国”的观念根基与两岸互信基础;另一方面毫无底线、不加节制地去勾结外部势力谋独,实际上走上了一条对抗国家统一、对抗民族复兴的不归路。
从宪法上讲,民进党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公敌,成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公敌,也是中国宪法秩序的公敌。面对这样一种民族公敌,就需要以一份战斗性的檄文来加以揭批和暴露,特别是要唤醒台湾民众,让两岸中国人共同展开反台独的协调行动、统一行动。这份白皮书起到了这样一个揭露和动员的作用,民进党已被明确定性为反宪法、反国家的政治力量而必须被依法清除和制裁。这份白皮书应该说是把新时代对台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家统一的新探索、新论述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斗争纲领,针对外部干预势力和台独势力设定了完整的行动框架。我们由此可知如何在新时代坚定推进两岸统一进程,如何将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牢牢挂钩并坚定地走两岸统一正确的历史道路。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我们一定要有主场统一的意志与行动能力,而且我们要把我们这个道理、行动充分讲清楚,白皮书就起到这个作用。白皮书是新时代反台独、反干预、促统一的系统性斗争纲领。
二、正当性论证:筑牢“一个中国”的历史与法理根基
这份白皮书第一部分旗帜鲜明提出:“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在前两份涉台白皮书中也存在关于“一个中国”的历史与法理论证,但这一次的篇幅和学理性明显增强加深。历史是实然层面,法理是应然层面,白皮书将历史与法理论证相结合,筑牢“一个中国”的共识根基。
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是中国展开两岸统一进程的最重要的历史前提和法理前提。这个前提我们实际上是通过前两份涉台白皮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阐述,摆明瞭基本事实,讲清楚了道理与法理。但是前两份白皮书里面的事实与道理,却一直受到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挑战。比如说2758号决议,这样一个联合国的正式决议确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代表权,但却持续受到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否定、削弱和扭曲。他们试图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实根据与法理论述,来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来主张台湾的代表权没有获得一个国际法的解决,要求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系统。白皮书需要更新相应的论述和论辩,以巩固“一个中国”的国际法话语权和法理优势。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台湾岛内随着民主化与民主巩固,特别是政党轮替,民进党不断推进“法理台独”,推进对“一个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消解,提出了荒谬的两岸“互不隶属论”,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两国论。民进党还从宪法理论上提出了“中华民国台湾”的建构主义范式,试图从法理意义上将“中华民国”与“台湾”等同,推动实质性的台独,实现一种宪法意义上的借壳上市,其本质是与大陆进行政治切割与分离,是分裂主义的理论模式和政治操作。这实际上就使得前两份白皮书所主张的“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与法理共识受到了严重侵蚀。在一定时期内,在两岸之间,在中美之间,在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原则还是政策?它对世界各国,对国际组织,对两岸,对中美,对各自行为的约束或者法律意义何在?这些基础性认知和认同层面出现了一种观念性浮动,出现了冲突性的见解,出现了美台勾结试图造成的“一个中国”相对化与“台湾主权化”。所以这份白皮书还是需要从源头说起,从源头处讲清楚:为什么在历史上,在法理上,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什么即便经历过近现代几百年里的殖民侵略和分离主义对抗,两岸中国人在政治心智上仍然认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所共同组成的政治共同体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什么两岸没有因为殖民主义和分离主义而被分割?为什么“一个中国”的主权与领土从未改变,所发生的仅仅是政权的更替与政府的承继?这些历史事实与法理共识的连续逻辑,必须要去重申,而且要加强论证,与时俱进地重温和更新。特别是针对2000年涉台白皮书之后发生的、来自于两岸关系冲突面的话语权斗争,来自于台独和外部干预势力的歪理邪说,我们要针对性地去驳斥。所以白皮书在第一部分旗帜鲜明地从历史和法理的双重维度进行了阐明,而且发展成了一种系统性的论述框架,有效增强了关于台湾属于一个中国的论证力度和论证的系统性,从而在两岸之间与国际社会进一步巩固“一个中国”的话语权及其国际法上的地位和效力。
“一个中国”的事实胜于雄辩,更胜于歪理邪说。通过白皮书第一部分的系统阐述,我们强化论证了“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共识,进一步牢固确立了两岸完全统一的规范性根基。
三、历史经验:党领导两岸统一进程的使命和作为
第三份涉台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这是符合历史与政治实际的。两岸之统一,需要克服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勾结对抗与美国霸权的体系性压制,唯有超强的政治组织力、先进生产力及文化软实力之综合作用才可实现。中国共产党以百年党史证明瞭是祖国完全统一的唯一合格承担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最坚强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因为从历史过程上来看,中国共产党一直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而这其实是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表现加以客观印证和检验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才能够在一百年的民族奋斗历程当中坚定地选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塑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包括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探索。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历史过程当中坚定地去领导、推动了两岸统一的实际进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并付诸实践,同时还开展了非常艰苦卓绝的反台独、反干预的长期斗争。这里面党的领导都是最核心的要素。我们还需看到,在宪法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无论是民族复兴、两岸统一,还是“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与台湾方案,其实都是党在谋划治国理政、谋划民族复兴与谋划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政策成果和政治智慧,自然应当由党的领导将这些政策与智慧进一步付诸实践,在民族复兴的最后一公里,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过程当中,用以解决台湾问题,推动和平统一伟大事业的最终完成。祖国完全统一是一项历史性任务,可用来进一步印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印证中国共产党到底是怎么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白皮书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两岸统一进程的具体经验、成就和使命,是符合历史的,也是面向未来的。
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到,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够实现两岸统一。因为两岸统一面临着什么呢?面临着台独势力的疯狂抵抗,面临着外部干预势力整个体系性的遏制与阻断,所以中国人民客观上需要一种最坚强的组织力量,将14亿人有效组织起来展开有理有力的民族性斗争。这个斗争是需要有一种理性的、高效的组织力量的,而谁能够把14亿人拧成一股绳?谁能够代表着14亿人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利益?谁能够最为坚定地去锚定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的伟大目标并展开矢志不渝的努力奋斗甚至自我牺牲?这样一个领导性力量,就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与一切阻挠和破坏祖国统一的强大力量进行坚决的斗争,才能够获得最终的历史性胜利。
白皮书特别总结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两岸统一进程的历史经验,归结为“五个坚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谋幸福;坚持把握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这是两岸统一的历史经验,也是未来对台工作的基本遵循。
这些基本经验实际上是牢牢围绕中国共产党两大使命展开的,即始终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中国人民显然包括台湾民众,台湾民众是中国人民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五个坚持”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基本要素和技艺,比如说其中提到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说中央懂得坚持斗争的原则性,澄清这个前提条件,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开展一切斗争、一切谈判与协商的首要前提。这个前提本身是不能够再妥协再退让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中美才能建交,两岸才能够和平发展,中国才能够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和平来往的外交关系。一旦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有后退,有妥协,打了折扣,我认为实际上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朝着两个国家或者说一中一台方向演变,而这恰恰是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企图制造和实现的分裂目标。所以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是我们处理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以及一切其他国际关系,包括国际组织的运行、会员资格的确认、会议议题与议程的设置等等事宜,必须牢牢把握和坚守的一个总原则。这个总原则把握住了,我觉得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就确定了。“五个坚持”继续提出要为两岸人民谋取美好生活,实际上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一个转化表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当然包括为两岸中国人特别是台湾民众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会去深切思考台湾民众的痛苦何在,民生有哪些痛点,发展有什么梗阻,安全与尊严怎么样去保护,怎么样去促进。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里面,有丰富的内容是关于两岸统一之后台湾民众怎么样获得更好的权利保障、发展机遇及发展红利的。这就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思考台湾问题的周全性和责任伦理,当然包括为台湾民众的长远利益着想,为台湾民众的幸福生活着想。坚持一个中国大原则,就需要面对严酷斗争和挑战。坚持为全体中国人谋幸福,就需要守护根本利益。“五个坚持”继续提出要把握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以此作为制定实施对台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涉台立法和决策需要以此指标进行衡量与评估,作出正确而妥当的制度安排。斗争是无法回避的,因为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不会赞同两岸和平统一,不会坐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五个坚持”进一步提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当然斗争是针对敌人的,对台湾的和平民众并不使用斗争的手段,而是使用统战、团结和保护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是有丰富的历史斗争经验的,党会充分认识到,也会清醒地觉察到,两岸统一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有强大的、甚至是要经过严酷斗争才能战胜的敌人存在。这里的敌人就是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为了更好地展开斗争,我们要更好地发展自己,所以白皮书里面提到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的最关键因素。“五个坚持”的最后一点其实谈到了统一战线的思维和方法,就是为了两岸的和平统一,要实行大团结、大联盟,团结一切有利于统一的力量,共同从事两岸和平统一的事业。两岸和平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在两岸关系范畴的具体表现,通过两岸和平统一战线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方法和经验要素。统一战线的这个法宝,在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推动两岸统一事业的过程当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凝聚团结了一大批支持统一的各方面力量,而且未来也必将进一步发挥重要的推动力和支撑力。上述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国家统一工作体系和经验体系。只要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住、牢牢坚持住、牢牢发挥好一百年间形成的“五个坚持”及其所包含的关于两岸统一的政治智慧和行动艺术,我觉得未来两岸统一就会以最小成本、最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方式去进行,并且最终实现。
这五条经验,是我们未来推进两岸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政治遵循和政策指南,是原则、目标、方法、路径的有机统一体。白皮书将这些经验要素高度凝练且合乎逻辑地总结出来,表明中央对国家统一规律和民族复兴规律的成熟认知、理解和运用。
四、新时代逻辑:十八大以来两岸关系的波动与国家统一的进展
这份白皮书非常重视论述和提炼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台论述、政策与制度框架的结构性发展与体系性重构,展现了中央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与主动权,牢牢把握两岸统一的时与势。
十八大以来,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严重波动、台独主义的严厉挑战和美西方势力的非法干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既往对台工作政策体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有两岸和平发展的政策延续性,也有“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突破性,更有总结形成的党在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十八大以来的对台治理延续以往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基本政策面,进一步开阔拓宽两岸和平来往的途径和形式,扩大惠台政策的实施面和力度,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创造进一步的社会基础和民心基础。中央相应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台政策,提出两岸一家亲,大大便利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人来大陆发展,也更好地让大陆的改革开放、政治体制与发展前景为台湾社会所知晓。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实际上是通向最终和平统一的非常关键的一些铺垫和条件。十八大以来,在原则问题上的涉台斗争也在激烈化,中央通过积极的危机管控和主场统一的布署推进,展现了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新思维和制度自信。在针对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复杂斗争过程中,我们发展了制度,修正了政策,同时也进一步提炼和清晰化了两岸统一的行动框架和大致路线图。
其中最关键的是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提出了要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实际上是对九二共识核心内涵当中“两岸共谋统一”原则如何在新时代具体展开进行了一个重要的思考和推进。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次在白皮书当中也是浓墨重彩。这是向谁释放信号呢?其实是向台湾社会一切赞成九二共识、拥护祖国统一的和平力量、和平的民众释放信号,提示和平统一属于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任务,即两岸中国人一定要完成和平统一,用“一国两制”的最佳方式来实现民族复兴。这样其实就能够破除掉民进党在岛内长期洗脑和意识形态化的种种恶果,特别是已然造成的一种所谓“抗中保台、倚美谋独”的错误思潮及其政治路线。我们要牢牢地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去掌握住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主动设定议题和议程,分化和吸引台湾民众重新思考前途定位,理性归向和平统一的正义轨道。我相信这个是能够打动对岸台湾民众的心的,因为他们在佩洛西窜访台湾以及后续一系列的危机对抗当中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民进党是裹挟台湾民众追求台独,而台独是一条绝路;同时美国对台湾的极限利用,实际上仅仅是从美国利益出发,无论是产业链的掏空与控制,还是用先进武器去武装台湾的军队,实际上仅仅满足于美国的自身利益,特别是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和霸权利益。如果看清楚了台独与外部干预势力的勾结本质,两岸中国人就能够捐弃前嫌,相向而行,和平统一就有了一个可能的心理基础,有了一个根本利益相向互动的理性机制。而恰恰是习总书记的“1·2”讲话,已经为两岸相向而行即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提供了清晰的政治前提和民主协商的可行框架,以及制度化的发展愿景。这个“1·2”讲话也构成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一个里程碑,其核心成果反映在了第三份涉台白皮书之中。
在这个基础上,党中央继续去思考台湾问题怎么样一步步地获得解决。除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努力寻求两岸统一用和平方式解决之外,实际上还加大了融合发展的力度。因为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够使两岸一家亲,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样一些凝聚性、团结性的,属于共同体范畴的理念和要素被有机整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股支持统一、反对台独、反对干预的强大的中国人整体意志和力量。这种整体意志和力量,是两岸统一最根本的实践依靠,也是最根本的正当性来源。这一点在白皮书当中也有清晰的论述。所以应该说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在理念上、政策上还是在行动上,中央都越来越具有一种紧紧围绕民族复兴与两岸统一的确定性目标展开行动的整体性以及制度的顶层设计,表现出了斗争与和平相结合的历史辩证法的智慧,展现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合目的性和实践功效。这是中央在推进两岸完全统一进程中清晰确定的历史方位、政治智慧和外交策略,在斗争艺术方面更趋成熟和进步。
应该说2016年民进党全面执政以来,背弃“九二共识”,实行去中国化,并且倚美谋独,使得两岸关系从“九二共识”以来积累了二十余年的那种和平发展的互动氛围、政策基础以及和平统一的前景遭到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我们必须要刹住激进台独以及倚美谋独的历史逆流和倒车趋势。在形势逼迫下,斗争就逐渐成为新时代处理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经过这六年来的立体性斗争,应该说体现了党中央在把控两岸关系全局方面的政治成熟。
白皮书在国家统一的行动逻辑上凸显了和平方法与非和平方法的辩证统一性,且区分对待不同的政治势力和对象。我们展开的综合性斗争、制裁、反制以及基于主权威慑与有效管辖目的的军事行动,仅仅针对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这是以一种政治区分的智慧,来澄清我们行动的原则、目标以及效果追求。我们紧紧团结两岸中国人,对一切赞成统一、赞成九二共识的团体和个人进行积极的政治支持与利益保护,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巩固“一个中国”的法理共识及国际认同度,发动一切和平统一的力量来与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展开斗争。有了这样一个政治上的区分性,策略上的区分性,在制度和政策上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区分,这就使得我们的这场斗争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能够团结大多数,孤立少数,并在这斗争过程当中逐渐摸索掌握到两岸关系波动发展的具体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展开对台独和外部干预势力的精准化斗争,提升斗争技艺与效果。我们在斗争过程中丰富发展了涉台法律的体系,在政策上进一步整合优化,增强惠台政策的区分度和精细度。这实际上使得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使真正拥护统一的台胞受益;另一方面依法将两面派的台商及台独人士甄别出来,用“台独分子清单”的方式加以制裁和惩治,并以法治模式持续深入开展反台独斗争。针对佩洛西窜访台湾过程中台独势力的勾结与破坏行为,我们依法宣布了相应的经济制裁和刑事制裁,体现出新时代对台斗争的法治理性以及辩证法的智慧,体现了更有效进行斗争的政治成熟,展现了综合、立体、多层次斗争的完备技艺。
白皮书关于国家必然统一的判断是高度自信和斩钉截铁的,有着充分的历史自信和制度自信。完全统一的进程不可阻挡,这一判断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来表达的:其一,民族意志的信念层面;其二,民族发展的实力层面。完成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把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严格挂钩了。如果两岸到2049年还不能统一,我们又何以让国人相信,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华民族复兴了呢?所以民族复兴的一个内在要求和必然要求,就是祖国的完全统一。这是在表达全体中国人的理想愿望和强大的集体意志。这是两岸完全统一最宝贵也最可靠的精神动力来源。
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是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基本实现。民族复兴由于整个外部世界的变化,美国也在变化,显然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完成时,而是一个基本实现、不断完善的长期化过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奋斗的主体,不断地追求现代化、文明化而积累自己的奋斗成果,这是一个内在的发展过程;另外一方面是在外部世界即世界体系的范畴当中,民族复兴是斗争与合作复杂组合的一个结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要不断奋斗甚至是持续奋斗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标志性的要求,就是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这实际上是将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牢牢挂钩,并且把国家统一作为民族复兴的一个核心检验指标。这样一种主观的意志实际上表达的是14亿中国人整体的信念追求。这种集体信念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奋斗、牺牲和进步,实际上也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承担起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责任。
从民族发展的实力层面来看,白皮书提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伴随民族复兴而解决,就是在说国家统一的实力条件。白皮书里面提到说国家的发展进步引领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我们自身发展更好,我们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在国际社会被认可的程度全面提升,当这些实力要素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个中国就不仅仅是一种认知上的法理共识,更成了一种现代文明的名片,成为一种文明的代表,在国人心中是自豪的价值对象和象征,同时在国际社会人们也乐意去谈论、理解、研究甚至崇拜一个中国。由此,一个中国被作为一种当代人类文明现象定型下来,到那个时候谁再阻挡两岸统一就会成为一个笑话,谁再在世界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就会是一个笑话,就会成为极少数力量的一种反动话语和反动作为,成为挑战中国以及破坏世界和平的一股逆流。这样的一种形势会逐渐明朗化,但它有一个条件,即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民族复兴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充分证明瞭中华民族是有资格、有智慧、有能力完成国家完全统一的。祖国完全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首先表达的是中华民族将国家统一作为民族复兴必然要求的整体意志,这个整体意志不可低估,不可欺辱,另一方面也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综合实力的成就,它能够遏制和清除一切反对统一的力量,在整个国民心中以及在国际社会为一个中国、为两岸统一打下坚实的信心和基础。这样的主客观条件相统一,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甚至不惜承受一定代价的牺牲,国家统一就是必然结果。这个结果当然是要通过具体实践去蓄势待发,去主动造就,这个时与势我们要去判断,要去引导。这份白皮书就是关于两岸完全统一的时与势如何判断、如何引导、如何促成的一个解释与行动框架。
五、统一大业与斗争艺术: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这份白皮书有着清晰的政治判断力和斗争意识,台独是这场伟大斗争的主要对象。白皮书明确提出“民进党当局……是争取和平统一进程中必须清除的障碍”,这是史无前例的清晰定性和坚决斗争的明确信号,标志着中央推进的“反独促统”进程将进入一个历史新阶段。
民进党是最主要的台独力量,而台独是两岸和平统一最主要的敌人。白皮书里面其实有很多具体的罪状概括,讲到民进党执政以来背弃“九二共识”,全面去中国化,打压统一的力量,阻断和平统一的进程,还有就是倚美谋独,无底线勾结外部势力。如果没有台独持续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背弃和平统一的大业,怎么会有外人乘虚而入?怎么会有佩洛西窜访台湾这样一种羞辱整个中华民族的事情发生呢?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两岸关系主要矛盾所在,这个主要矛盾就是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裹挟了台湾民众,阻断了和平统一的进程,我们要清除这样的障碍,和平统一的道路才能够通畅起来。所以白皮书特别提到民进党当局是阻挠和平统一的障碍,这个障碍必须要清除。我觉得这其实是对两岸和平统一之基础性条件的判断,必须要排除掉民进党台独势力的直接阻挠。如果对台独势力不进行依法制裁和压制,和平统一的进程就一定会被扭曲。这份白皮书应该说相比前两份白皮书更多提到台独势力,而且将台独势力与民进党进行挂钩,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符合民进党一贯之政治表现的,正确揭露和批判了民进党长期倚美谋独的危害性。这一定性其实有利于我们瞄准斗争的方向,对台独势力实施全方位制裁和排除,将之作为我们追求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基础性条件来打造。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针对台独势力的制度和政策,与针对台湾普通民众与台湾统一力量的制度和政策区别开来进行建构,分别实施,避免打击扩大化和误伤,这样才能够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障碍清除论”是非常严厉的政治定性和制裁宣告。“清除”的表述应该是第一次提到,而且非常精准针对民进党台独势力。其实际含义是两个:一方面对于已经表现出来的台独死硬分子和顽固势力,他们已经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大陆完全有自己的法律依据和法理根据对已有的“台独分子清单”上的有关团体和个人,以及他们的亲属、关联企业与关联机构等进行制裁,进行打击,其实有关法律行动已经开始;另外一方面就是对潜在的台独势力,那些或明或暗支持台独的有关团体与个人,是一个威慑,一个警告,如果他们效仿已经上了名单的台独分子从事倚美谋独、从事对抗和平统一的一系列行为的话,也会被持续性制裁和打击。清除的制裁信号不是口头威慑,而是要付诸实际法律行动的:一方面是为已采取的针对台独分子的法律行动提供一个理由支撑,另一方面是警告潜在的台独势力要收手,要转变,要调整,甚至要自我改造(如“绣红旗”),否则随着两岸统一进程的加速和完成,这些“暗独势力”也要被送上历史和法律的审判台,承担相应罪责。
民进党是和平统一的障碍,因而是中华民族的公敌,也是中国宪法秩序的公敌,对他们就只有斗争,没有妥协,就要坚决地加以清除。具体清除的方法是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制裁、反制、刑事惩罚以及非和平方式的军事行动,均可根据两岸统一需要而决策实施。白皮书里面讲到了针对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我们是保留采取一切措施之权力的,因为这些势力是破坏中华民族复兴与和平统一的敌人,对敌人有对敌人的方法。
一个巴掌拍不响,外部干预势力也是两岸和平统一的障碍,也是需要斗争的对象。
对于外部干预势力这个突出障碍,我们要把它的危害性讲清楚。为什么呢?外部干预势力会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比如佩洛西窜访台湾被说成是为了支持台湾民主,具有相当强的迷惑性和煽动性。打着这样一些幌子,我们就要揭露它,所以白皮书起到了一个对台湾社会与国际社会清晰解释我们的立场、清晰揭露外部干预势力的非法性、危害性的说理作用,让美国在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台海冲突以及不负责任改变台海现状方面负有主要责任、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当中,美国已经明确承诺“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诺不同台湾发展官方关系,但是它实际上是两面派,又通过对台六项保证以及台湾关系法,一步步蚕食“一个中国”的政策根基,无节制地对台军售,并大力支持台湾加入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还有就是策动其盟友来为台湾国际化提供外交空间和政治舞台,比如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立陶宛议会代表团已经尾随而来,甚至传闻有英国议会代表团也要来台湾进行所谓访问,来支持台湾国际化。这些都是美国怂恿的结果。揭露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立场的反动性和危害性,其实是有利于暴露美国的霸权意图与冷战阴谋的。此次的白皮书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国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方式干预两岸关系、破坏台海和平、阻止两岸统一展开的一场舆论斗争和法理斗争。
美国升级利用“台湾牌”,有其全球战略考量:一方面,美国利用“台湾牌”实际上是阻止两岸统一,因为两岸统一会被美国认为是对它的地缘政治利益和霸权利益的一个挑战与破坏,两岸统一之后中华民族的复兴显然会更加快速、高质量进步和完成,美国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之后中华民族复兴的高质量完成,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进步对其非法霸权的结构性限制和约束,故两岸统一也具有反霸权的世界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美国从乌克兰战争模式当中似乎得到了一个错误的心理暗示,就是通过将台湾塑造为一个“东方乌克兰”,来遏制、拖垮中国,来阻断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这些战略与利益的反复考量,其实持续推动和诱惑着美国将台湾海峡建构成一个新冷战的断层线与铁幕。这一进程已经不是构想中的图纸方案,而是现实当中正在执行的行动计划。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美国国会又在快马加鞭制定《台湾政策法》,其新冷战和极端遏制主义的图谋更加清晰化和制度化。这一趋势其实提醒我们一定要在斗争上抓两手:一手就是坚定反台独,另一手就是坚定反外部干预。只有将反台独与反外部干预牢牢结合起来,周全谋划,协调行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条件才能更好地成就。未来的和平统一进程,必然充满压力,充满风险,甚至有一定的反复性,但如果我们充分认识风险并展开完整、有效的斗争,和平统一还是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
六、艰难的坚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申与前景
“一国两制”因台湾问题而设计,在理想意义上也应当最终落实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其中在港澳的先行先试可提供先导性经验和参照系。“一国两制”的目标是“统一”,方式是“和平”,大陆的追求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但台湾民进党当局拒绝“一国两制”,其要害不在于拒绝“和平”,而在于拒绝“统一”。这份白皮书重申两岸和平统一以“一国两制”为第一选择和最佳方案,并具体给出两岸协商推进“两制”台湾方案的路径与方法,描绘了两岸和平统一之后的光明前景。从政策意义上,白皮书的重申也是对习近平主席2019年“1·2讲话”原则和精神的再确认和展开。白皮书旗帜鲜明提出:“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将给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新的基础,将给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巨大机遇,将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里的“发展利益论”和“民生利好论”是“一国两制”内含的国家理性的规范性展开,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方式。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在今年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也做了明确的确认,表明“一国两制”是一个好制度,要长期坚持。以港鉴台,既是中央战略谋划,也是客观事实呈现。白皮书里面也讲到,“一国两制”因台湾问题而设计和提出,首先用于港澳问题的解决,在港澳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给我们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带来了信心和经验上的强大支持。对于“一国两制”要全面、正确、完整理解,习近平主席的七一香港讲话为我们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与框架,同样可以用到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思考上面。白皮书提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有历史根据的,也是有先例参照的,更是国家利益和台湾利益的最佳结合方式,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既定方针,没有理由放弃去团结两岸中国人积极探索和平统一的这个最佳路径。“一国两制”被认为既坚持了一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同时也充分尊重和照顾了两制的差异和具体利益。白皮书里面特别提到大陆和台湾社会之间确实客观上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一系列差异,但是差异不构成阻挡统一的理由,恰恰“一国两制”就是包容和有效管理差异的一套创造性的宪制架构。积极地去面对和思考“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就是对和平统一如何实现的一个积极的回答。这个责任不仅在大陆一边,也在台湾一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也是有效框架,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可民主协商的架构。台湾一切赞同一个中国、愿意走和平统一道路的团体与个人,都可以由他们自身或者他们的代表来参与这个民主协商过程,形成一系列制度性成果,将两岸统一方案与统一后治理方案并联思考,最大限度降低两岸统一与治理的综合成本及风险。参与民主协商的相关团体与个人,自然而然也会转化为台湾统一之后治理台湾的主体。白皮书特别指出“所有拥护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台湾同胞将在台湾真正当家做主”,这实际上提出了与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相等价的“爱国者治台”的宪制大原则,而积极参与民主协商的团体与个人是台湾爱国者范畴中的积极代表,也是未来台湾治理权授予的主要对象。从原则上讲,只有赞同并且对和平统一做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在台湾统一之后参与到高度自治权的行使和运行当中,在中央信任之下,在“一国两制”宪制秩序框架具体授权之下,担当治理责任,服务台湾,服务国家,成为政治上坚定的“爱国爱台力量”。
当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理想形态,如果真的沿这条路径走通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之福,当然也是台湾所有人之福。但是这条路径会遇到强大的阻碍力量,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怎么会坐视这条路走通呢?所以也必须要有非和平方式作为一个强大后盾。非和平方式其实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非和平方式能够用于排除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对和平统一的干扰,非和平方式针对台湾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而设计和实施,这实际上有利于最大限度保证和平统一这条路还能走下去,否则这条路上充满了敌人,和平之路就断了;另一方面,非和平方式也有可能在两岸关系对抗不可逆转的极端情形之下独立实施,这就是我们白皮书里面讲到的非和平方式可能成为最后不得已的选择,成为我们面对极端危险和极端挑战时不得不采取的“断然措施”。非和平方式一方面满足于对和平统一障碍因素的排除,另一方面也为最后选择与断然措施提供一个强大支撑,确保两岸完全统一会成为最终的结果。
我们追求和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和平而丧失统一的前景和目标。在和平与统一这两个基本价值当中,统一是高于和平的,两岸必然统一、完全统一是最终目标,而和平是追求实现统一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和平方式是第一选择,是优选的方式,是最佳的方式,但历史不一定满足主观性的最佳设计和预期,客观的两岸统一进程必须要有双轨制,要两手准备,才能不留下根本性的历史遗憾。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国家统一双轨制的清晰而完备的国家理性,非和平方式是法定选项,是和平希望终结后的“断然措施”。对台政策方针中,我们从来不是政治幼稚儿,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是有丰富的国家统一历史经验,也对世界各国之统一过程的经验教训有充分学习和吸收,特别是对美国南北内战与国家统一的历史有认知和理解。
这就是和平统一与非和平统一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反分裂国家法》当中非常清楚地将这两种方式归并在同一部法律当中,讲到和平统一与非和平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它们彼此关系如何,怎么配合;第二,非和平统一的法定实施情形与条件是什么,如何决断和执行。这一双轨制能够打掉一切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政治幻想,警告他们不要以和平为幌子行割据或者台独之实。统一是大势所趋和最终结果,和平是我们要尽最大善意、最大努力去争取,但是我们没有幼稚天真到被和平的话语简单蒙蔽,也不会以纯粹和平的道德虚荣心自我局限,自缚手脚,甚至放弃国家统一的最终目标。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我觉得在国民之中、在国际社会就能理解到我们将来行动的理由、尺度和结果了。把这些底线都亮明瞭,都讲清楚了,我觉得反而有利于各方势力理解到和平统一原来是最佳选择,不仅对中华民族是有利的,实际上对其他各方势力包括在台湾有投资利益、与台湾之间有经贸关系的各方也是最有利的安排。实际上我们越是摆明底线、讲明原则、讲清楚目标之后,很多预期的风险反而有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从两岸和平统一的主体力量来看,台湾民众始终是在场和参与的。台湾民众赞同和参与和平统一的比例与力量越强,两岸和平统一的系数就越高,而台湾所有人最终的受益面就越大。白皮书提到台湾同胞受到“台独”思想毒害和政治裹挟,对国家统一包括“一国两制”存在认识偏差。这其实是要去客观面对的。民进党长期进行去中国化操作,在教育政策、文化传媒、选举文宣甚至法规条文当中都有对一个中国的污名化,历史观已经扭曲,台湾青年一代已经学习不到完整的中国历史,瞭解不到完整的中国政治体制与改革开放的成就与进步,甚至出了一些笑话,说大陆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榨菜,然后炮制台湾民族论,割裂两岸中国人的血肉联系和民族共同体有机性,为分离主义制造理论根据。这些在教育、传媒及其政治生活当中的定向洗脑和意识形态化灌输,久而久之就容易让人们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出现情感性、知识性与价值取向性的严重偏差甚至敌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仍然在扩展蔓延的严重趋势,其责任不在台湾民众,而在民进党当局,是后者长期去中国化政策的必然负面后果。所以大陆要以极大的善意和包容心来面对受“台独”思想毒害的台湾民众,要用各种渠道扩大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交往,特别是做好台湾青年人的工作,以便达到心灵契合。这个心灵契合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上充分的、信息对称的沟通,让被蒙蔽的台湾民众包括台湾青年全面、完整地瞭解和认同中国历史、中国政治和中国发展道路,破除掉民进党的洗脑以及意识形态的裹挟。台湾民众本身也是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两岸中国人是和平统一最强大的力量来源,所以对台湾民众尤其台湾青年,我们要让他们认识清楚历史和政治的大势,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白皮书的系统论述本身就是最好的国家统一“教材”。
前面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两岸统一进程的“五个坚持”,其中的“大团结、大联盟”的统一战线原则,与对台湾民众的沟通与动员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才能形成和平统一最强大的意志和力量的联合基础。我相信这方面很多工作还需要细致入微去做,很多沟通的机制方法还有沟通的效果需要我们更好地去评估与改进。两岸统一的工作,一定是系统化方方面面的,是需要全民族投入的一个共同伟大的事业。紧紧团结台湾民众,团结两岸中国人,共同投身于这一场国家统一的事业,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新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完成祖国统一必须要去面对和破解的心理建设难题。
白皮书最后一部分是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下光明前景的蓝图展示,有利于给被洗脑、被毒害、陷于困顿当中缺乏前途想象力、集体行动上感到无力无方向的台湾社会和台湾民众建立一个清晰可靠的未来生活想象的空间。这个美好想象的图景是真实和可行的,但却是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要极力屏蔽和歪曲的。对手要屏蔽的恰恰是我们要特别讲清楚的,白皮书最后落脚在“光明前景论”上,是切中要害的。在光明前景的四个方面中,前三个讲的是台湾社会与台湾民众是最大的受益者及其具体的受益面,第四个方面讲的是两岸和平统一也是世界和平的事业,对于亚太区域和平与世界和平是一个促进。前三点其实是台湾民众和台湾社会特别关心的,就是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之后台湾社会能够保有什么,又能够增加什么。白皮书给出了具体回答,即台湾的发展空间会更大,台湾同胞的利益保障会更好,台湾能够分享民族复兴的荣光。何以自信如此呢?这背后的一个预设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的两岸和平统一,是台湾繁荣稳定的最佳方案,也是台湾实现融入式发展和全球化更好增长的最佳安排。
台湾的产业和台湾的民众可以全面地对接并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中国市场里面的红利,就是台湾发展的方向。民族复兴还意味着我们还有“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辰大海,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所开辟的新全球化的空间里,台湾的产业和台湾的民众显然是有优先参与权和优先受益权的。这一点其实跟港澳民众一样,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等,有优先参与权和优先收益权。这两种权益,两岸统一之后,台湾民众同样能够享受到,所以发展空间是更加开阔的。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台湾的核心产业链包括芯片制造业等等,受到美国的控制,甚至要被掏空,要为美国利益服务。台湾产业无论其原有基础怎么样,是非常屈辱、非常不确定地绑在美国冷战战车上的,要承受被美国工具化宰制与分割的巨大风险,这是台湾长久的发展之福吗?显然不是,它是在浮冰上,随时就可能被当做棋子牺牲掉。在两岸冲突升级的条件下,台湾民众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缺乏基本的安全和尊严。尽管民进党的洗脑可能是麻痹了部分台湾民众,使他们误以为美国会保护台湾,可是经过这一次的佩洛西窜访台湾的风波,所展现出来的实际场景并不是那样,美国根本靠不住。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觉醒过来,去反思和构想台湾的长期前途在哪里?自己这一代人怎么办?自己的子孙后代怎么办?还要长期生活在美国所制造的台海冲突与两岸战争的阴影当中吗?我相信大多数台湾人一定是不答应的。所以和平统一之后发展空间更大,权益更受保护,分享民族复兴荣光,以及带来区域永久和平,这些涉及台湾长期前途的安排是能够打动台湾人心的。理性上,以及客观形势上,很多台湾人必然会重新思考,逐步突破民进党人为洗脑的意识形态笼罩和扭曲。台湾完全有资格去分享民族复兴的荣光,它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最关键突破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当然也是成果的分享者。台湾的产业本身应该是中国经济体系富有活力的一部分,台湾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特别注意到在白皮书当中讲到台湾经济、社会与人文活力的时候,用的是非常准确且肯定性的话语,实际上是鼓励台湾社会走出政治上的心魔和迷障,摆脱掉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裹挟,与祖国站在一起共同追求与实现台湾的光明前景。
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之后,其经济优势、社会优势、人文优势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仅在民族复兴当中是一个华丽的篇章,而且还会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整个全球性的和平发展、文化交融和创造过程中更好体现“一个中国”范畴的台湾元素和台湾价值观。这样一个光明前景要充分展开,我觉得和平统一的吸引力就会大大提升,成为台湾社会与台湾民众的新共识和新方向。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12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涉外法治的规范原理与典型制度研究”(北航课题编号:YWF-22-W-205)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时间:2022/9/25 发布时间:2022/9/25
旧文章ID:2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