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中美关系不应因中俄走近而受到影响
作者:王琳 来源:《网易财经》
基辛格说,从根本上来看,中美两国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需要以高效的方式管控日常问题。
当92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缓慢而稳健的步履踏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4号楼牡丹厅时,受到了几乎所有参会者的注目。
3月21日,基辛格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上回忆道,1971年为促进中美建交秘密访华时,他的第一站就在钓鱼台国宾馆,具体地点就是旁边的5号楼。
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访华的基辛格,并称赞他作为中美关系的开拓者和见证者数十年来为推动中美关系作出的重要贡献。
尝试在中间地带找合作
基辛格在演讲中表示,应该改变中美关系受困于短期问题的影响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现状,中美两国需要在高层开展战略对话。
对于习近平将于今年秋季对美国的访问,基辛格说,双方领导人的互访具有重要意义。
基辛格说,从根本上来看,中美两国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需要以高效的方式管控日常问题。同时,要看到两国需在一些日常问题和长远问题的中间地带找到一些合作的领域,双方应当以坦诚的态度向对方说明自己的目标以及对国际秩序的看法,共同探讨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只有这样,双方才不会被危机所困,这也是在他看来中美两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基辛格是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战略家和外交家,他对于目前在国际关系领域普遍讨论的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与中国作为“崛起大国”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的可能,也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基辛格承认,要管理这样的冲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认为,其实在过去的1800多年,中国并不是一个崛起的国家,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可能也是世界上组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国家。所以当人们说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力量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尽然的一件事情。
基辛格说,“我们这些经常与中国打交道的人”,也并不认为中国将自己视作一个崛起的国家。
自从1971年秘密访华,基辛格至今已经来到中国60多次,也可能是美国最了解中国的外交家。他在发言中提到此次访华时,强调非常高兴“回到中国”。
与“修昔底德陷阱”形成对照的是中国领导人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基辛格认为,这是尝试在潜在的竞争对手之间建立这种大国关系,但现在面临如何将这一概念赋予更多内涵的挑战。同时他也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表示欢迎。
考虑到美国即将于2016年进行总统大选,外界担心美国政党交替增加了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对此,基辛格强调,美国的外交政策不受个人偏好左右,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无论明年的大选谁当选,哪个政党上台,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都不会变。中美双方应当继续加强对话和合作,双方合作的效果、对世界各地冲突的看法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影响国际的体系,对于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辛格基于哈佛大学的研究和一战历史经验还指出,当今时代的一个新特征就是,很多全球挑战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解决,比如气候变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一些危机,这也是中美两国超越冲突,开启一种国际秩序新模式的动力所在。
美国不会干扰中俄关系
此外,基辛格表示考虑到当前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应该理解中俄关系的一些发展态势,中美关系不应因为中俄关系走近而受到影响。
由于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十分紧张。加之卢布贬值、原油价格下跌以及西方对其进行的经济制裁,刚刚过去的冬天对俄罗斯来说是个真正的寒冬。
对此,刚刚出版新书《世界秩序》的基辛格指出,俄罗斯现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定义其在世界上的角色。俄罗斯现在需要重新适应一种新的形势。
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前中俄双方宣布,将联合进行包括军演在内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中俄在能源、货币及经济金融领域也正在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
基辛格说,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确实走得很近,而美国将会与两国保持密切的关系。他认为美国也应当与俄罗斯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
横跨欧亚的俄罗斯是在西方主导的八国集团(G8)外的重要成员。但由于乌克兰危机以及北约东扩等地缘危机影响,如今,俄罗斯与西方似乎越走越远。
基辛格认为,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正面临一种两难的境地,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它属于西方世界,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却和西方出现了一些矛盾。而中俄两国之间的发展应当由两国来决定,美国不会做任何干扰中俄关系发展的事情,也不会试图把中俄拆开。
来源时间:2015/3/25 发布时间:2015/3/23
旧文章ID: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