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俄乌战争的起因、结果及影响
作者:高敏 来源:高敏观察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更在中国人的朋友圈引发高度对立。
1、战争爆发有三大原因
第一,战争是几个世纪以来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矛盾的延续。欧洲的民族矛盾比亚洲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程度可类比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等。历史上,信仰天主教的日耳曼人与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曾长期战争,双方在宗教上也长期对立,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罗马教皇派出的十字军竟然血洗了东正教教廷君士坦丁堡,两者的矛盾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美欧的推动下,连斯拉夫文化的发源地乌克兰也开始倒向西方,乌克兰议会甚至提出要废除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这是俄罗斯难以容忍的。
第二,战争是冷战的后遗症。苏联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斯拉夫文化统一起来的政体,军力和经济与以往的俄罗斯不同而言,更因为其支持共产主义导致欧洲各国将苏联看做“怪物”,这个庞然大物给欧洲带来深深的恐惧感,于是,欧洲各国在美国的带领下与苏联形成了对抗,全球进入冷战阶段,后期的北约、华约皆产生于此阶段。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但不少成员国开始倒向西方,北约开始了五次东扩,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匈牙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巴尔巴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等国家纳入,彻底包围了俄罗斯,引起了俄罗斯强烈的不安。实际上,冷战结束后,美军在欧洲部署的军事基地仍然超过1200个,且部署有核武器,大国高度重视战略安全,没有谁能忍受核武器部署在眼皮子底下,美国也不会,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也威胁了美国的战略安全,引起美国极大反应。2014年9月,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政治学大师米尔斯·海默在《外交》杂志曾对乌克兰问题有非常详细的论述,他认为俄罗斯如此过激的行为在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情。很遗憾,他的观点似乎没有人听进去,北约不顾俄罗斯感受,持续东扩,最终引发了此次战争。
第三,战争还有极其复杂的内部原因。从俄罗斯看,普京当选总统20多年来,俄罗斯强硬的外交唤回了人们对苏联强盛的记忆,得到了民众的拥护,经济也有所好转,但近几年由于频受制裁,经济一落千丈,人均GDP中国等国家超过,居民生产生活受到相当影响,国内矛盾开始增大,需要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从乌克兰看,内部腐败极其严重,秦俄的东部与亲西方的西部地区对立明显,社会经济乱成一团,人均GDP只有3600美元,社会的不满日益提升,这也是演员总统泽连斯基上任的重要原因,更是乌克兰为何全面倒向西方的原因,钱钱钱!
2、战争意味着二战后全球秩序的解体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动荡,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仅仅只是序幕。 从中美贸易战开始,再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再到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始,俄乌战争是个转折点,二战以后建立的全球经济政治秩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全球结构,开始正式瓦解。 既有的全球经济政治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战争让人们痛定思痛,为了永久的和平,二战后,当时的全球领导者,也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经济政治秩序。翻阅《联合国宪章》,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们对和平决心,第一句就是“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该秩序有力的保障了全球和平,二战后的80多年,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年代。
但必须注意的是,二战以后的全球秩序可以看做以大国政治为核心的全球协商制度,该秩序与当时全球力量是基本匹配的。
比如,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都拥有核武器,且经济在全球保持相当量级,如美、苏、法、英GDP当时位居全球前五,大国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强。但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全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一方面,经济力量呈现西降东升的趋势,欧洲经济比重下降明显,传统强国实力下降,新兴国家提出更多诉求;另一方面,获得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以往大国之间有恐怖平衡,小国依靠大国协调保证和平,但现在一些小国家也出现了“杀手锏”,大国的协调能力开始下降,力量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益的冲突开始加剧,以往的协调机制开始失效,俄乌战争便是典型案例,
3、战争将使全球通胀更难以遏制
对于战争的结果,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实力差距过于明显,在北约不出兵仅仅是支援和制裁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结果必然是大输。
对于俄罗斯来说,只是付出成本的多少,如果达不到预期,那就占领整个乌克兰东部地区,如果达到战略预期目标,整个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不加入北约,那么退而求其次,仅占领克里米亚,同时支持东部两个共和国自治。
但是,虽然战争的结果是注定的,但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可能极大。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的能源和农产品生产地,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更是欧洲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来源,其战争和各类制裁将使全球因疫情极其脆弱的供应链进一步紊乱,并极大的加剧全球当下的通货膨胀。
一方面,俄罗斯是全球能源的主要提供者,对俄罗斯的制裁将导致供给减少,原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将大涨。乌克兰是全球玉米、大麦等农产品,以及钢铁的重要生产地,战争将影响其生产,也会带来相应商品价格的上涨,这将补偿俄罗斯在战争中的成本和损失。另一方面,黑海是全球原油、液化天然气、钢铁、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通道,该地区每年从港口供应数千万吨粮食和植物油、钢铁、煤炭等,因为战争导致运输中断或者通过能力降低,将导致供应减少,价格上涨。此外,对于我国来说,俄罗斯、白俄罗斯是中欧班列的主要通道,受制裁可能导致相应线路中断,将给我国港口带来极大的压力,进一步复制2021年的走势,集装箱价格和海运价格上涨。这种上涨将进一步反映到全球通胀上,下一步,各国的通胀率可能进一步提升。
4、战争对中国利大于弊
对于我国来说,战争总体利大于弊。
一是有效分散了美国对我国的压力。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强化了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对立,美国要团结盟友,就必须分散精力到欧洲安抚盟友,从欧洲国家来看,眼前的威胁比遥远东方的威胁更为迫切,同时,战争将俄罗斯完全推向中国,这为中国留出了喘息的时间,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盟友。
二是有效遏制了岛内的台独势力。最近台湾的政论节目普遍认为大国的核武器恐怖平衡是定律,美国为了避免发生核战争,不会直接介入战争,而是采取制裁和支援,不管台湾怎么抵抗,最大的输家都是台湾。有绿营嘉宾甚至感叹民进党干的不错,因为没踩红线,短期来看,台湾的急独势力被遏制,急统的必要性也下降,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有更长时间的和平期发展经济,积蓄力量。
三是战争可能增加中国出口。西方几乎所有公司都开始制裁俄罗斯,包括戴尔、苹果等,有利于中国的电子产品填补空白,而美欧对俄罗斯SWIFT的限制,不利于美元的全球公信力,也可能导致人民币支付和储备的占比提升,近期的民币汇率出现暴涨反应了这一点,成为全球避险资本的首选。
但战争没有赢家,希望世界和平,安居乐业。
来源时间:2022/3/4 发布时间:2022/3/3
旧文章ID: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