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美军介入南海的幕后推手

作者:肖力帆,禺阳  来源:多维新闻

  在东海识别区被中国坐实的情况下,华府抬高南海问题同中国展开外交博弈和军事博弈。逻辑思维强、兼顾微观与宏观层面的美防长卡特成为南海军事化幕后不可或缺的推手。

  中国南海活动越来越频密、南海防空识别区将建的传言不断之际,华府已改变此前一贯的外交干预政策,准备用强硬的军事手段遏制中国南海活动。美国防部官员13日更强调,美军将在南海维持最强大军事存在,暗示南海必须有统治力量方能结束多方交涉无果的乱局。

  美军的这种思维与物理学、中世纪学双学位出身的美国防长卡特(Ashton Carter)难脱关系。中世纪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今天的南海。中国实力强但奉 行不争霸原则,美国早认定这里有“强权空档”但奥巴马政府却等到卡特上任后才敢明确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欲当南海霸主来统治整个地区。这也是奥巴马政府乃至历届美国政府南海政策最大的变化。

""

  卡特加速推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作为奥巴马政府首席军事顾问的卡特在工作作风上完全有别于前两位防长帕内塔(Leon E. Panetta)和哈格尔(Charles T. Hagel ),相比较之下,他的鹰派色彩十分突出,曾任副防长的卡特是目前奥巴马政府奉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者,因此,他的视野似乎更加聚焦在亚太方面。而他上任后便大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新阶段并试图在韩国部署萨德区域导弹防御系统。尽管美方表示这是针对朝鲜,外界却认为其实际目的是针对中国。不管外界如何猜测,卡特上任后的确在加强“亚太再平衡”战略。

  破格源于不笃信传统思维

  美国南海政策转变的时机也能从卡特的学历 看出某种联系。理论物理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科学以及国事事务教授的卡特逻辑思维强,深谙时机的选择足够改变整个局面这一道理。而理论物理学首要强调的 是,必须有大胆与突破性的思维,想法是否可行往往留待历史来证明。正是卡特这种学识背景解释了华府为何一反常规,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前高调改变立场,刺激北京,为中美关系添加更多的不明朗因素。

  传统思维认为,习近平访美前,美国会营造积极的氛围,而美防长更会访问中国以凸显两 国关系的高水平和平顺。然而,研究量子色动力学的卡特并不笃信传统思维与经验主义。首先,卡特至今还未访华,却访问了日韩。其次,卡特曾指责中国将南海活 动军事化,强调美国优势地位并不会因中国的崛起而失去。并且他特别提到中国在南沙群岛将暗礁改造成人工岛时说“中国不通过多边的外交手段解决南海问题的结 果就是在这一地区很难有盟友。”

  把握时机 避免再次尴尬

  纵观卡特过往言论可知,华府战略改变部署已久,而卡特则 趁着媒体将矛头指向中国之际执行谋划已久的计划。媒体5月12日指出,卡特要求下属派飞机军舰监视中国南海活动。众多媒体4月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大建南海人工岛并修建飞机跑道。此前,卡特曾表示,不推行高压政策,不军事化南海问题。

  卡特抓住机会与美国在东海防空识别区上尴尬难脱关系。当时,中国突然宣布设立识别区后,美国曾一度抵制,但最终无奈接受美民航提交飞行计划书的决定,上演外交尴尬一幕。欲推行南海强权政治的卡特,不愿尴 尬重演,不愿看见中国通过填海造陆增加对南海的主权声索力度,更不愿看见中国从修建飞机跑道慢慢发展到宣布设立南海防空识别区。

  正是这种种的“不愿意”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构建师卡特从“言语指责中国南海活动”的量变发展到“下令南海问题军事化”的质变。

  如今TPP进程在国会遇阻,也是美国加重军事元素的原因之一。卡特曾说过,TPP不光是经济议题,更是安全议题。由此可看出他对亚太安全与军事战略的重视程度。

  目前,卡特已经着手调整美军高层,继邓福德(Joseph F. Dunford)接任邓普西(Martin E. Dempsey)出任参联会主席后,马克•米莱(Mark A. Milley)和约翰•理查森(John M. Richardson)分别被提名为新任美陆军参谋长和美海军作战部部长。如此陆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等三大军种“大换血”无疑给南海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

来源时间:2015/5/17   发布时间:2015/5/16

旧文章ID:372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