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晤,四个不寻常

作者:丁咚  来源:亚欧视点

以G20年度峰会为契机,中美元首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举行了会晤。

这次会晤是在中美关系进入最困难、最复杂和最险峻的时刻举行的,距离最近一次中美元首面对面会谈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而且众所周知的是,它是在美国总统拜登入主白宫、中美两国各自进行至关重要的国内政治议程后首次举行的面晤。

在元首会晤进行之际,二战结束以来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正如火如荼,乌军反攻势头凌厉,俄军在战场上屡遭败绩,国际斡旋进入关键阶段。

同时,自2021年元月以来,在新冠疫情的限制下,两国元首已经进行了多达五次的电话交谈或视频交流。

基于上述重大背景,中美元首此次会谈从时机选择、会晤细节处理到会议公报的达成,都可以看出双方为此进行了精心准备,其共识和成果之多之实,出乎舆论意料。

会晤有四个不寻常:

会晤气氛之好不寻常。

舆论对拜登就任总统后中美阿拉斯加剑拔弩张的会谈记忆犹新,相比较而言,本次会晤的气氛温和,变化显著。

新华社的报道以“深入坦诚”和“建设性”描述了会晤。

在会谈正式开始前,拜登以其特有的、著名的小跑入场,全程满面笑容,并主动先伸出手握住同行的手。这一细节凸显了美方对此次会晤的看重和期待。

正式会谈后,整体气氛和谐融洽,拜登以主动对中国领导人连任当面致贺的方式表达善意,表达了美国行政部门的外交姿态,富有政治意义,预示着会晤将取得重要成果,改善两国关系。

会谈时间之久不寻常。

双方从进入会场到退场时长逾三个半小时,其中正式会谈长达三个小时十二分钟。

这显示出,两国领导人该谈的都谈了,该交换意见的都交换意见了,谈得很全面、很深入、很具体、很到位。

谈判成果之实不寻常。

中美关系在复杂、困难和险峻时刻举行的此次会谈,在一些关键领域环节达成重要共识和成果,打破了自佩洛西访台以来两国关系的某种停滞局面,并为下一步关系的正常化开辟了道路。

缓和力度之强不寻常。

从双方有意从战略层面搭建双边关系新框架,在原则高度稳定彼此关系,并有效管控冲突,恢复对话机制,推进广泛合作等角度来看,中美元首新的会晤反映出双方都有意愿加大力度缓和近些年来愈益紧张的两国关系,致力于划定底线和边界,避免失控、逾界。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美元首此次会晤的最重要意义,可能是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双方为两国关系迈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以来的策略性缓和的新阶段启幕。

现任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领导人新的会晤内容和成果,可以用五个关键词予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定调。

美国对华竞争战略进入关键期。疫情管控对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中国进入新时代。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亟待大国合作。日益动荡的世界,主客观因素,都要求世界头二号经济体稳定双边关系,进行广泛合作。

中美元首新的会晤的首要成果,是明确对双边关系定调,在不确定的时期给予两国关系更多的“确定性”,稳定双边关系大盘,给世界和两国更确定的预期。

两国元首通过会谈,“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采取切实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拜登阐释了美方寻求继续与中国竞争但致力于积极管控冲突、负责任地管理竞争并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在会后的会议简报中,美方也强调,“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制定推进这些目标的原则的重要性,并责成他们的团队进一步讨论这些原则”。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说,(会晤)确定了一个框架,两国要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或者说战略性框架。双方一致认同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的重要性。

这是在美方制订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双方冲突频仍的背景下所推进的积极步骤,对于阻止两国关系进入冲突和混乱的恶性循环,理顺双边关系,并推动其进入稳定的新阶段,具有正面意义。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拜登重申了美国有关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的制度,不寻求打“新冷战”,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寻求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的政策立场,他们都是塑造中美新阶段的关系、为两国关系奠定新基调的重要方面。

第二个关键词:“交底”。

美国白宫在会晤前夕就对外“吹风”,称拜登希望为两国关系设立“护栏”,显示出与前特朗普政府不同的政策策略。

巴厘岛会晤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互相“交底”,为竞争时代的中美关系设定底线、边界和“护栏”,确保竞争不演化为冲突和对抗,并强调两国必须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的重要性。

王毅在会后的介绍中指出,中美元首会晤“明确了一个方向,即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并向世界展示,双方能够管控分歧,避免由于误判或激烈竞争导致滑向冲突对抗”。

第三个关键词:“恢复”。

中美元首会晤打破了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地区后所导致的两国关系停滞局面,并借此机会“触底反弹”,恢复了双边沟通与合作的一些重要机制和渠道,并进一步从战略层面予以升级。

佩洛西访台后,中方公布了八项反制措施,包括军事安全与气候变化磋商和其他具体合作机制,双方关系实际跌入拜登上任以来的谷底。

随着巴厘岛会晤的举行,双方宣布将在一系列重要领域重建机制,开展合作。

新华社的新闻通稿称,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经常性磋商。同意两国财金团队就宏观经济政策、经贸问题开展对话协调。

白宫新闻简报指出,美国总统强调,美国和中国必须携手应对跨国挑战,如气候变化、包括债务减免在内的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卫生安全和全球粮食安全。“两国领导人同意授权主要高级官员在这些和其他问题上保持沟通并深化建设性努力,欢迎为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断做出的努力,并鼓励在这些现有机制中取得进一步进展,包括通过联合工作组”。

中美关系的一个关键进展是,两国元首在会晤中同意就维持两国关系的建设性并有效管控竞争、避免冲突,搭建新框架,研究讨论原则。这将是一个战略性的重要步骤。

第四个关键词:“接触”。

参加元首会晤的两国代表团各自将负责中美关系的本国关键官员基本纳入其中。比如从美方团队来看,其成员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财政部长耶伦、驻华大使伯恩斯、国安委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助理国务卿康达、国安委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博格、国安委负责中国事务的工作人员杜如松和席恩。

而中方的团队成员则是美方急切希望加强接触并予以了解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参与对美事务的重要官员,包括新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毅和何立峰,外交系统官员马朝旭、谢锋、华春莹及杨涛、郑立樵等。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访前就感慨她“不了解中国新一代经济负责人和政策方向”。从本次会晤团队成员看,有意识地安排了双方即将需要紧密协调与合作的对口官员,通过面对面“接触”,相互初步了解,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第五个关键词:“合作”。

元首会晤打破了由于佩洛西访问台湾地区所带来的两国关系僵局,重要领域的合作重新提上议程,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突破。

两国元首授权各自国家的主要高级官员就两国应对跨国挑战和双边关系中的具体问题保持沟通并深化建设性努力,鼓励取得进一步进展。

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就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等国际紧迫问题达成一致,并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励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

在当前全球瞩目的俄乌军事冲突问题上,中方重申了原则立场。王毅在会后的简介中进一步指出,中方还阐述了“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应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的重要观点。

中美决心加强合作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中方对美方计划派遣国务卿布林肯不久后访华,以跟进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表示欢迎。

双方合作的重要方面还包括,在台海问题上展现了合作管控冲突的意愿。

巴厘岛会晤是中美元首在两国各自的国内政治进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带来更具想象空间的政策前景之际举行的关键会晤,开启了趋于缓和与稳定的两国关系新阶段的帷幕。市场对此次会晤作出了积极反应。

彭博社报道,包含超过40只中国股票的KraneShares中证中国互联网基金(代码KWEB)在11月14日盘前交易中上涨2.7%。主要网络股阿里巴巴和京东均上涨超过4%。

在会晤次日,中国股市也在前两天连续上涨、按照规律本可能有所回落的情况下,出现了继续强劲上涨的势头,其中沪市收涨1.64%、深市收涨2.14%。

它们都显示出,市场欢迎中美关系突破僵局,实现改善。

不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拜登在会晤中继续强调了对华政策“战略竞争”的基本面、管控冲突是“激烈竞争”基础上的管控,中美关系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双方在包括台海、人权、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在内的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分歧严重、甚至难以调和,随着局势发展,未来仍存在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从而构成中国的持久挑战。

来源时间:2022/11/15   发布时间:2022/11/15

旧文章ID:28791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