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飞:以「北平围城」加「西安事变」模式统一台湾
作者:伍俊飞 来源:思考HK
在两岸统一问题久拖不决、民进党执政长期化的背景下,台湾当局与美国政府娴熟地相互支持与配合,制造「一中一台」事实,导致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希望愈来愈渺茫。同时,俄乌战争爆发后,双方陷入胶着状态,美国不得不向乌克兰投入大量资源。有些人认为俄乌战争期间美国不敢在东西两线作战,这为大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时机。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上月突访台湾后,大陆进行了大规模环岛军事演习,更加剧了外界对台海战争爆发的担忧。面对俄军在乌克兰战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令人不禁要问:中国大陆到底将选择何种方式统一台湾?
美国、台湾、大陆各自都从俄乌战争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美国看到俄军情报不足、指挥失当、士气低落以及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对俄政策日趋强硬;台湾当局看到美国的经济、军事和情报援助对乌克兰屹立不倒的重要性,于是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美国进一步捆绑;大陆则看到俄军在战争初期的轻敌冒进以及因信息化装备落后造成的挫折,因此反躬自省,加强战备,会更加谨慎和周全地做好多种攻台预案。
西方某些知名智库对大陆武统方案曾进行沙盘推演,结论是台海战争各方都会付出惨痛代价,但其模拟的各种方案基本上都采用俄罗斯在战争中延续的二战传统战术,即依靠钢铁洪流狂飙突进和导弹炮弹狂轰滥炸。然而,中国兵家文化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讲求实效和谋略,并不拘泥于任何既定套路。比如孙武就特别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此主张因敌变化而取胜,强调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力求道胜、全胜、先胜和谋胜,这与西方和俄罗斯的传统与现代军事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就台海战争而言,根据笔者的观察,大陆其实有更加稳妥的准备,那就是以「北平围城」加「西安事变」模式统一台湾。
「北平围城」模式在大陆已经讨论多年,此次环岛军事演习更是将其落实。解放军一连数日在台湾北部、东部、南部、东北、西北及西南等6处海域举行实弹军演,火箭军、海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与联勤保障部队等集体参加,进行全面封岛与海陆空作战演练。解放军发射的导弹横跃台湾上空,模拟对自西太平洋驰援台湾的美日同盟军队进行毁灭性打击。这种兵临城下、围点打援,令对方陷入十面埋伏的战法,就是当年中共和平解放北平模式的翻版。1949年初解放军包围北平,傅作义四面楚歌,被断绝后路,只好签订城下之盟。
为了细化可能在台湾实施的「北平围城」,解放军在制定预案时参考了大量相关历史案例,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事变」。1936年底,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逼其抗日,后在各方努力下,国民党接受「联共抗日」等主张,携手中共率领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内部的分化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当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西安模式」在台湾的应用会体现历史事件的塬则,但无疑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根据过往经验和逻辑推演,解放军可能会考虑派遣特种部队空降台北,依据中国国内法抓捕当地政府中「台独」骨干人士;及时掌握情报,定点打击台军中支持「台独」的将领;鼓励统派力量率众起义,掌握政权机构,维护社会秩序等。
解放军之所以积极考虑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它有三大可取之处。第一是能以最小代价实现国家统一,避免让解放军陷入持久战险境;第二是坚持以总体上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不为美国人提供进行干预的口实,令其出师无名,有利于争取美国国内力量和国际舆论的支持;第三是最大限度减少岛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出现兄弟血拼、骨肉相残的局面,这无疑有利于为统一后台湾的治理扫除障碍。
来源时间:2022/9/26 发布时间:2022/9/26
旧文章ID: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