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战争与和平的“第一人”

作者:徐剑梅  来源:共识网·思想者博客

""

    要想把华盛顿这位英雄描绘得生动鲜活,是很困难的事情,不仅因为他的成就太多,事迹浩繁,更因为关于他的史料,都显示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除了时代的限制使他固守奴隶制度之外,他在个人道德上简直无可非议。一个如此完美的人,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但也因如此,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地了解。

  乔治·华盛顿头顶笼罩的光环很多,就像共和以来的中国人把孙中山称为国父一样,美国人也从小尊称华盛顿为国父,公认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美国不仅以他的名字命名首都,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另外一个州,这也是独一无二的尊荣。

  这么多“第一人”的称号集于一身,甚是罕见。不论在哪个国家,都很少有举国公认的英雄能像华盛顿这样,头顶的“英雄”光环与这么多“第一”联系在一起,并且代代相传从未引起争议。这至少说明,华盛顿所创造的业绩,在某种程度上不仅空前,而且绝后。

  华盛顿的第一大功绩,在于打赢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这场战争在美国,向来是需要冠以大写字母的,它就是“独立战争”。华盛顿作为大陆军总司令,带领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的白人移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过八年漫长艰辛的奋斗,终于打败母国——日不落大英帝国,靠枪杆子获得了独立的权利与权力。此之谓“战争中的第一人”。

  华盛顿的第二大功绩,在于独立战争结束之际,主持制宪会议,领导制定宪法,由此平息了一个新生国家内部难以避免的离心、分裂和骚乱。13个殖民地由此得以联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各州高度自治却又在国民精神、政治制度等方面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随后,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为缔造美国的内部团结和长久和平作出了独特贡献,对美国乃至世界民主政治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烙印清晰。此之谓“和平中的第一人”。

  创下丰功伟绩,其实仍不足以成为令后世人们心服口服的英雄。因为对一个举世公认的英雄来说,道德、精神与人格魅力同样重要。华盛顿最“英雄”之处,还在于对权力和个人欲望始终保持自我克制。面对垂手可得甚至人们使劲要塞给他的权力与荣耀,他往往首先选择拒绝,但为了国家利益而不得已接受后,总是如履薄冰,唯恐辜负。他公私分明、心胸宽广、廉洁自律,重视自由、公平与正义。他的个人品格与处事态度,对民众构成朴素、强健、恳切的道德感召,此之谓“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在华盛顿心目中,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超越个人荣辱与物质享受,对此他从来没有半秒钟的迟疑。爱国主义在他那里的解释,也从来不是褊狭的,而是与公民的自由、社会的公平、制度的正义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最看重华盛顿的地方实际上就在这里。他称赞华盛顿“将信念铸成一个新兴的、强大的、真实的国家,一个恪守原则的国家,一个属于民众的国家。”

  你或许会想到当过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同样出身农家,同样手握重兵,同样处于共和国草创的大时代并拥有一双翻云覆雨手。但是,他们一个克制个人权力欲望,专注于制度建设和民富国强;一个满脑子只想着自己当皇帝,沉迷于家天下的黄粱梦,完全看不清国家与世界的发展潮流。一个是枭雄,一个是英雄。这使我们不禁想问,华盛顿为什么没有投胎到中国?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前仆后继、执迷不悟的袁世凯?

  这不是什么简单的运气问题。历史的偶然背后,是无数细节构成的必然,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传统没有土壤产生华盛顿,却不幸有肥沃的土壤产生袁世凯和他之后的大大小小军阀。当然,这是些题外话。但重温华盛顿的英雄之路,如果不与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其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

文章选自《他们——奥巴马心中的13位美国英雄》

  徐剑梅、唐昀、沈敏编著

  徐剑梅:记者、行者、译者。曾译《世界七大奇迹史》。

  唐昀:新华社国际部主任编辑,曾任新华社驻香港分社记者,著有《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

  沈敏:新华社国际部编辑,前新华社驻泰国记者。


来源时间:2015/3/27   发布时间:2015/3/27

旧文章ID:284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