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众议员:中美该如何处理“战略不信任”
作者: 来源:中美聚焦
1月19日至21日,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 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香港中美论坛,主题为“超越分歧 聚焦合作(Beyond Differences, Towards Cooperation)”。三十余位世界领袖与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围绕中美关系的挑战与合作发言与交流。“中美聚焦公号”将完整刊登本届论坛的主题发言(呈文所需,文字记录略作编辑)。
查尔斯·布斯坦尼(Charles Boustany):美国联邦前众议员
摘要
当接触中断时,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平衡就会变成解决争端的手段。这对和平的关系构成广泛威胁,并给世界带来风险。所以说,风险真的很大。
正文
对于美国和中国,以及任何国家都一样,国际贸易和投资与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都是密切相关的。这意味着,国内政治与社会问题很重要,同时它也对国际政治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外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已经上升到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水平。
我同意,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最终世界和平关系的可持久调整,取决于我们这个时代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大国在贸易、投资、技术的规则、规范、标准方面缺乏共识,交往上就会出问题,这就是我们一直看到的情况。接触中断,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平衡就会变成解决争端的手段,这将造就一个充满威胁和冲突的环境。无疑它让和平的关系面临危险。
所以在我看来,风险真的很大。挑战是严峻的,而且与日俱增。在多个经济领域,脱离接触或脱钩正在升级,这导致供应链断裂。这是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的,可以说,甚至在特朗普当政之前就开始了,但肯定是在特朗普当政期间升级的。这种中断由于疫情导致大环境被破坏而恶化了。
现在,通货膨胀正在上升,这对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问题。保护主义的兴起,变成挑衅性地把经济方略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甚至是经济和政治胁迫的工具。
在美国,人们对中国的贸易和商业做法普遍感到失望。这是相当普遍的,而且有增无减。这种失望情绪源于中国国家补贴、知识产权问题、各种形式的技术转让、商业网络安全问题、市场准入限制、在许多情况下透明度的缺乏,以及人们担忧中国是否履行入世承诺。
美国方面,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没有提供改革的途径,便阻止了WTO上诉机构的运作。美国单方面对中国诸多商品征收301条款关税,并实施投资审查和制裁。所有这些都是在进一步脱钩。实质性解决这些问题的机制和所谓“第一阶段协议”(实际上是一个以301条款关税作为执行机制的管理采购协议)的崩溃,导致了进一步的不信任和僵局,而脱钩仍在继续。
因此问题是,太平洋两岸负责任的领导人应当如何处理已经生成的战略不信任?
首先要认识到,我刚才所说的战略不信任,是在新技术推动两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但中国经济自从它入世以来仍“部分封闭”,双方在规则、规范和标准上的共识不能让人十分满意,而WTO执法一直无效。如今美国的应对办法就是采取措施,部分脱离接触或脱钩。
其次要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和技术问题是无法与战略考量分开的,这就增加了风险。
第三,中美之间的竞争是长期存在的现实,我们必须学习,必须找到有效管理这种竞争的方法。
第四,“局部脱离”正在不断深化,这将导致国际关系中权力平衡的不稳定。
第五,两国领导人有义务就交往规则寻求最广泛的共识。我的看法是,要想良性竞争,如果没有履行这一义务,就是领导力的失败。
如果扩大在规范、规则和标准方面的共识,如果在贸易、投资和技术使用标准上开始趋同,并达成执行协议,那么,脱离接触或脱钩就会减少。要是没有形成共识,脱离接触或脱钩就会加深。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困境。
竞争可以以规则为基础,按规则进行。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希望中美之间良性竞争,而这取决于在较高冲突风险下的力量平衡。
发言标题《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交织》
来源时间:2022/2/27 发布时间:2022/2/25
旧文章ID:2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