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中共统治会崩溃吗?

作者:蒙克  来源:BBC中文网

  美国的中国观察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3月6日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评论说,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开始进入尾声,习近平执政把中国带到了崩溃的临界点。中国的媒体评论人士认为沈大伟的观点不值一哂,但中国媒体出现驳斥声音主要是因为华尔街日报发行量巨大,对美国和西方舆论影响巨大。

  沈大伟对中国前途发惊人之语背后一个主要逻辑是,当初苏联解体出乎西方观察家的意料,美国中情局完全误判。而之前两年西方的反共分析家也没有预料到东欧共产党政权会垮台…因此类似事件直到实际发生前,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可能。

  其后这位中国观察家在文章中罗列了中国的几大问题或危机支撑他的观点:中国经济精英对中国失去信心,政治压制,国家宣传失效,官员腐败和经济改革遇阻等因素。而这几方面的观点频繁出现在中国和海外对中国的不同分析评论中,只不过其他分析没有得出如沈大伟那样吸引眼球的结论。

  中国《观察者》网在沈大伟发表“崩溃论”后评论说,这位美国的中国观察家的“学术突变”越发让人无所适从。文章引述中国学者对沈的分析所作的逐一反驳,认为他几方面的分析都不足以支撑“中国崩溃”的结论。比如,澳门大学学者陈丁丁说,沈大伟指出中国腐败严重,但却没有提及中国反腐取得的成果;他将“经济放缓”挂钩“中国崩溃”更是漏洞百出。

  《中国经济季刊》主编葛艺豪(Arthur Kroeber)在沈大伟文章引发的中国是否要崩溃的辩论中说他不赞同崩溃结论。他指出7年前沈大伟在《中国共产党:萎缩和适应》一书中曾经对中国作过更准确的预测。沈大伟在那本书中说中共是“十分强大而且顽强的体制…当然它存在问题并且面对挑战,但是这些都不会产生令体制垮台的可能性。”

  早年令沈大伟在中国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书大概是他在90年代探讨中国学界对美国看法的研究:《美丽的帝国主义》。他在那部书中探讨了中美关系中对彼此看法存在看法上的鸿沟,认为中美对对方都存在认知错误,一厢情愿,信息不确,误解……

  沈大伟对中国的崩溃预测是否武断,读者只能从不同评论员的分析中和从真实的中国社会中寻找线索。数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迅猛发展,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变,其中不乏严峻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令许多观察家对中国未来发展感到不确定。未来难以预料,中国如此,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如此。

  2008年北京奥运后“软实力”突然成为中国研究领域的一个热词。沈大伟对此的评论是,虽然中国经济实力、硬实力有了长足进展,但中国靠资金投入、大力对外宣传,无法换来软实力。

  对此,中国一家著名时事网站的年轻编辑肖文对BBC中文网说,如果把软实力理解为文化吸引力的话,现在上海生活在她周围的许多年轻人,他们去不同国家游历,大部分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选择回到中国生活。至于中国崩溃,她笑着说,周围的年轻人在策划自己未来生活的时候,还没有人把政治崩溃因素计算在内。

  读者反馈

  中国让西方感到恐惧和无法接受的是“左派”,左派与文革几乎一脉相承。中国今天的主流派并非左派,比较接近于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所主导的改革派思路。主流派和左派并非敌对关系,但也决非像某些人想像的那么容易互相认同。这也是西方知识界和媒体对中国现状最无法把握的问题。如果中国确实进入左派主导时代,并且导致主流派分裂,三十年改革遭到事实上的清算,那么沈大伟先生的结论不能认为是错的。反之,沈大伟先生的判断是不符合事实的。

  远西2014, Santander,Spain

  沈先生、章先生专注崩溃三十年。

  未署名

  中国的环境崩溃正在加速,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以她的女儿为例敲响了警钟;落后制度导致腐败,腐败导致环境污染以至于崩溃;我在2010年7月23日的文章【环境崩溃的巨大威力将成为政治转轨的动力】中说过:

  “ 而近几年环境崩溃是如此之剧烈,垄断媒体已经再无法再掩盖和忽略下去.空气、水、土壤、病毒、沙尘、有毒食物和医药、耕地减少、地下水超采、江河湖海的污染、旱涝灾害在以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向束手无策的中国人施威,使专制制度显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我于2007年5月底,发现了[中国环境危机三定律]:

  1,在专制制度下,不受人民监督的官僚层必然趋向惰性和腐败.

  2,在专制制度下,必然出现信息不实和混乱.

  3,在惰性的官僚层和混乱的信息下,任何治理的努力必然落空,使环境加速滑向崩溃.

  这几年执政者开始为此而惊慌失措,而治理的投入都被打了水漂.政府只是一味求助于掩盖,甚至不惜把受害人和真相追踪者投入监狱,如胡佳,吴立红,赵连海,谭作人….这促使了更多的人从麻木和迷惑中惊醒.

  我预测,环境崩溃的巨大威力最终将使习惯麻木的人民警醒,将使有良知的官员开始真正的思考,将成为未来政治转轨的动力…..”

  陶达士, 中国深圳

  社会第一定律 : 政府是为社会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和诣幸福而存在的。如果一个政府执政的目标是努力使社会经济繁荣、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和谐幸福的社会的话,就会是一个被人民所拥护的社会。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正是朝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

  威廉

  胡锦涛将中共引向绝路,习近平将中共推向死路。习式反腐没有出路,是打倒贪官做贪官,赶走流氓做流氓的黑吃黑运动。对于百姓来说,让狼吃掉与被屠夫杀害没有什么不同,对习不要抱有任何希望。习式反腐,已经陷入“不反是等死,反是找死”的两难境地,就习近平的执政能力和政治水平,他不可能找到别的出路。

  未署名

  只能说这位沈学者是一位伪中国问题专家,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不真了解中国文化,根本不理解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之处,对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革命缺乏根本性的认知。

  上世纪末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无论从其民族历史、文化渊源,现实经济状况和民生,近代政治史等多方面因素来看,都与现今的中国缺乏科学的相互可比性。虽然表面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地缘政治、国家内涵、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社会制度基础、民众的政治水准和国家周边环境等因素上都大相径庭。以三十年前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国家运行轨迹来运算当今中国向未来的走向,实在是太不严谨甚至是可笑的。

  上世纪下半叶的东西欧洲虽然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但是它们基本属于同一文化范畴和宗教渊源的种群,各国家和民族或地区间的政治制度以及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虽各有快慢,但基本同代。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则更容易发生。

  而两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农业中国,闭关锁国,天各一方。每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都在忍辱负重中做着自己家的帝王梦。一旦贫富矛盾不可调和就必然引来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草民起义,这种起义的根源源于对财富的重新再分配欲望-财富占有欲。这些起义要么被镇压,而一旦成功则称新皇的原草根们马上效仿被他推翻的前任而实施更加严酷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不具有政治进步意义的改朝换代恶性循环了两千年,它也桎梏了中国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历史上历次成功的农民起义,大都高举着“杀富济贫,分田地,均财富”的大旗。一旦夺得政权则会穿新鞋走老路。

  而共产党则是历代夺取政权的革命者中对农民利益的倾斜照顾最坚决最彻底的一个。

  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享受着政府免费给予终身使用的、它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土地。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从抗战初期的三万人迅速发展到八年后的一百二十万人;为什么这些被外界视为近乎乞丐的一百二十万人能在几年内战胜装备雄厚的八百万国军?这一切都是那个迄今为止仍然具有先进性的、针对中国农民特性的土地政策的作用!

  几十年的时间里,无论何种政治风波,无论大小经济浪潮,中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基本始终如一。农民们可能真的不了解宣统皇帝和袁大总统有什么区别?该没有土地的还是没有;也不真正的理解小平和紫阳有哪些不同?只要土地使用权在手则一切相安无事!

  这让中国极具优越感的几亿城市人口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农村土地优惠政策,将近十亿人口的农民稳稳的安置在广阔的土地上。这是这个国家坚如磐石版的基础!

  所以,如果你不了解中国历史,不了解这个农业人口大国的悠久文化,不了解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中国农民的特质;你就根本无法准确的描述和估算出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皎月星空, Surrey UK

  沈大伟看见了真实的中国 那些唱赞歌的很多是利益相关者 他们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

  未署名

  崩溃是历史必然, 这符合客观规律,

  为官, Munich

  中共不会轻易垮台的,中共几十年的洗脑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忠实"脑残!你们是不会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毛泽东,喜欢共产党,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每当看到有人捧中共的臭脚,我就感觉无比的恶心,可在中国网络上就是这样!!

  Thor

  预测国家的兴衰史很不靠谱的,预测一场球赛的胜负就已经够不容易的了,何况是一个国家。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简直列也列不完,问题在于,这些问题会导致中国崩溃吗? 有很多视角。例如政府崩溃往往源于民众广泛的不信任。但是中国政府现在的支持度很可能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低。大病医保和农村退休金普及实际上极大的提高了农村人口对政府的支持,但是他们的支持在微博上看不到而已。尤其是大病医保,在山东省,一个70岁罹患癌症的农村病人,全年治疗手术无断档,报销比例一般在70%以上,这个比例可算不低吧。

  即便在中产阶层,支持度也未必那么低。中产阶层抱怨雾霾,抱怨房价,抱怨入托,抱怨食品安全,种种抱怨,几乎每个人都说不移民不行,但实际上移民的比例并没多少。在北上广工作的理工科中产无数,几乎个个符合移民要求,实际移民的并不多。中产虽然抱怨,但他们仍然相信中国经济的潜力,相信在中国工作的前景。

  现在的中国很多人觉得很像晚清,空有一身肥肉,连缅甸入侵扔炸弹的问题都不敢处理。如果一个军力看似极强的大国,被一个穷鬼小国入侵了领空,炸死了国民,居然不敢反击,只能说明这个大国实际外强中干。内忧已经自顾不暇,外患只好能避则避。中国不像晚清的地方在于,并没有什么外患。也许,这个江山还可以这样坐下去。毕竟,总有一部分人可以得到政府的讨好。得到讨好的人,总归会支持这个政府。

  JAYDEN, Australia

  "许多年轻人…..大部分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选择回到中国生活" 。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谁真正愿意在中共独裁统治下,在无做人的尊严、无民主、无公平、无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之下生活?若举行自由自主的选择执政者的全民公决,谁会投中共的票? 年轻人的“有选择”大多出于无奈,回到大陆生活的理由很多甚至难以理解,唯一可确定的并不是真正对中共有好感等等。

  未署名

  记者辛苦了,找出这么一篇文章来讨论。唱衰中共的文章太多了,而且时间也不短了。可惜到现在中共还是稳稳地好好地治理发展着国家。那些文章只能做垃圾处理了。恐怕只有不识时务者才会还拿这当宝贝来展示,供讨论吧。

  那位

  《中国经济季刊》主编葛艺豪(Arthur Kroeber)不同意沈大伟的“中国崩溃论”。葛艺豪有一段话,BBC没有引述:“中国崩溃论”有很长、但屡战屡败的历史。:“中国崩溃论”之所以屡战屡败,来源于一个基本的概念错误,那就是:“中国崩溃论”的鼓吹者不去试图探讨为什么中国的制度取得了成功,而是拿中国的制度和西方制度对比,然后举出中国制度的缺陷。

  这段话说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西方学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假设,即:西方制度是唯一能成功的制度。判断其他国家的制度,只需简单地与西方制度对比。和西方制度相似,就肯定能成功;即使现在有问题,也是暂时现象。和西方制度不同,就肯定会失败;即使现在成功,也是暂时现象,以后肯定会失败;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是崩溃的先兆。

  未署名

  不能苟同作者觀點‧,并非在是否崩潰這一點上,在部份中國人選擇回中國生活的同時,許多人把家人從中國送去了國外,這又是基於甚麼憂慮呢?

  南太, auckland

  3月10日,《福布斯》杂志刊登斯蒂芬·哈纳(Stephen Harner )文章《沈大伟的“中共开始溃亡论”为什么是错的?》,逐条驳斥沈大伟的5条论证。

  例如,沈大伟的“中共开始溃亡论”第一条论据,是中国人到美国生孩子。沈大伟因此得出结论,这说明中共马上就要崩溃了,中国人开始逃亡。而哈纳认为,这表现了中国人见便宜就占,钻美国荒唐的福利政策的空子,跟中共崩溃不崩溃没关系。

  未署名

来源时间:2015/3/19   发布时间:2015/3/18

旧文章ID:2685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