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远:台湾海峡最大的危险是什么?

译者注:吴志远博士为美国国家防务大学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谋求军事霸权》(China’s Quest for Military Supremacy)一书的合著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为“快译闪电轮”成果,由译者根据 Foreign Affairs 网站于 2025 年9月12日刊载的“台湾海峡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即便中国避免选择性战争(War of Choice),一次误判也可能引爆偶发性战争”(The Greatest Danger in the Taiwan Strait:Even If China Avoids a War of Choice, a Miscalculation Could Spark a War of ChanceThe Greatest Danger in the Taiwan Strait》一文快速翻译。译文和文内短评仅供学术与政策研究参考,不代表卡特中心或“中美印象”的观点。如与原文存在出入,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台湾海峡紧张局势不断升温,引发外界担忧:北京与台北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爆发战争。大多数观察者设想的情景主要有两种:
一是选择性战争(war of choice)。在经过仔细权衡经济、军事和政治风险后,北京可能决定以武力夺取台湾。这种主动出击、并非因挑衅而起的侵略行为,反映出中国领导人认为可以付出最低代价拿下台湾。
二是必然性战争(war of necessity)。若北京认为台湾跨越了永久威胁其对岛屿控制的政治红线,例如台湾正式宣布“独立”,则无论代价多大,北京几乎必然会采取军事行动。(译者评:作为二战后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台海局势将与朝鲜半岛局势紧密相连)
然而,第三种可能性却鲜有讨论,尽管它的发生概率或许更高:偶然性战争(war of chance)。也就是说,一次意外或误判可能迅速失控,进而引爆台海冲突。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台海发生偶然性战争的风险尤其高,原因包括:双方军事力量近距离对峙、两岸国内政治环境使“退让”变得困难,以及美国可能介入台湾防务而导致冲突升级。
与可通过强化威慑来避免的“选择性战争”或通过抑制台独来防止的“必然性战争”不同,偶然性战争的风险无法彻底消除。但精明的政治领导仍能对其进行管控。中台双方需要保持秘密沟通管道(译者评:参考古巴导弹危机13天),用于危机预防并设计降级通道。美台之间也必须加强对话,以便在危机中迅速决策,并保持战略模糊,为灵活回应中国可能的挑衅留出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必须在军事行动中保持克制,约束飞行员或舰艇人员的冒险行为。偶然性战争往往突然爆发、后果严重,但通过谨慎协调仍可避免台海陷入灾难。
历史的偶然
设想一种情境:一架解放军战机过度逼近台湾,屡次警告无效后,台方用地对空导弹将其击落,飞行员当场身亡。中国在震怒中下令摧毁台方防空阵地,造成数十名台军士兵死亡。美国不确定中国意图,开始调军应对,迫使中国加紧自身的动员。在相互不愿退让、且不断将对方举动解读为侵略的背景下,危机迅速升级。
类似的偶然性战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1914年,奥匈帝国大公斐迪南被刺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提出惩罚性要求,引发俄罗斯动员;随后德国对俄备战;英国因盟约介入。短短一个月,单一暴力事件便将世界推入全面战争。
偶然性战争并不总需要暗杀引发。美国独立战争始于康科德(Concord)的一声误枪;伯罗奔尼撒战争则由小城邦的派系纷争蔓延至雅典与斯巴达;第二次鸦片战争则起于1856年广州海域的一次登船拘捕事件。英国舆论激愤,政府为“颜面”大举进攻清廷,最终酿成中国“百年国耻”中的一个屈辱。
历史表明,三大因素会加剧偶然性战争风险:
- 对立军队的高频接触;
- 内部政治压力(声誉、尊严、民族情绪);
- 盟友动员与承诺可信度的考量。
台海的“完美风暴”
上述三大因素在台海均已存在。解放军空海军正不断靠近台湾本岛,侵扰“海峡中线”、进入“毗连区”、扣押金门渔船。随着挑衅常态化,解放军恐将采取更冒险的行动(进入领空或领海),大幅提高误判和冲撞风险。
一旦事故发生,政治因素将使双方领导人难以退却。北京不会容忍在所谓“核心利益”上示弱,尤其是在民族主义舆情高涨的背景下。台湾虽军事上弱势,但若轻易让步,也会遭遇民众与独派的指责。
美国虽非台湾盟友,但一旦涉入,恐令事态迅速扩大。华盛顿可能无法分辨“意外”与“挑衅”,国会和盟友的压力也可能迫使总统采取强硬行动。
危险的冒进
中国冒险的军事行为进一步提升偶然性战争风险。即便北京本意是“施压而不引战”,个别飞行员或舰员的冒险举动也可能越界,触发冲突。2001年南海“中美撞机事件” (译者注:美军EP-3电子侦查飞机与中方“歼-8”战斗机相撞))便是典型案例。中国飞行员失误致死,北京却因民族主义浪潮被迫强硬回应,拘押美军机组长达十日。此类事件此后仍频繁出现,从2023年南海险些相撞,到2024年对菲律宾船只的粗暴登检,皆显示出偶然冲突的危险。
沟通不是“多余”
要防止台海偶然性战争,必须减少危险接触的机会:
- 解放军应谨慎控制飞机和舰艇的接近程度;
- 台湾军方需在交战规则上保持克制,不要将所有擦肩视作蓄意挑衅;
- 双方领导人(尤其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必须明确示意,遏制部队冒进。
此外,还需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让高层及时掌握个体军人冒险行为。即便中台暂难直接沟通,美方亦可充当信息传递渠道。研究机构或可成为两岸危机管理的“秘密使者”,如同冷战时期美苏非正式渠道曾帮助避免核灾难。
华盛顿则应维持战略模糊,避免因“战略清晰”而被迫卷入偶然事件。最终,美台也需要提前做好危机应对演练,避免临场 improvisation(即兴反应)酿成另一场“历史性偶然悲剧”。
作者
-
徐宇深是本站特约撰稿人,曾在卡特中心和亚洲协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