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卷入乌克兰冲突不值得
作者:乐国平编译 来源:中评社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者Joseph Solis-Mullen于2月11日在欧亚评论网站上撰文,认为乌克兰的腐败与分裂不值得美国卷入乌俄冲突,并且批评美国在对外政策上打着“民主”旗号却经常双标的行为,以及美国在对俄关系上的失信表现。以下是原文编译:
在古罗马时期,只有当罗马周边出现劲敌时,罗马精英们才会停止争吵、团结一致。同样,某种程度而言,苏联的解体是美国政治日益两极分化的原因。戈尔巴乔夫曾预言道:“我们的秘密武器是让你失去敌人。”果然,美国的死敌苏联被打败了,美国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开始恣意地为了地位和特权而内斗,这30年中这种政治内斗早就是常态了,远远早于特朗普在2016成为总统之前。
因此,如今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试图再次联合起来也就不奇怪了,因为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霸权又出现了强劲挑战者。然而,在这场被称为“民主对抗威权”的新冷战斗争中,美国的相对实力比1950年时要弱得多。例如,在195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总量的一半。更有利的是,当时的欧洲在经济和军事上完全依赖于美国,因此欧洲允许华盛顿单方面决定对苏联采取何种外交政策。
这两个条件现在都不成立了,随着军事、经济和外交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美国正挣扎着陷入明显衰落,因此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对于维护美国的现有地位和繁荣至关重要。虽然卷入一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确实可能有一些值得为之奋斗的冲突,但显然乌克兰不值得美国卷入。
如果将乌克兰与台湾相比较,尽管美国武装台湾这个分离主义省份的行为具有高度挑衅性和不公正性,但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理由倒也符合自由帝国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观点:台湾是中国外海的岛链的一部分,并威胁到中国的海上供应链,台湾高科技产品出口是西方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及两岸长期分裂的现状。最后,欧洲在如何处理俄罗斯的问题上仍然犹豫不决,但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和其他许多国家的领导层有着遏制中国的共识。
谈到乌克兰形势,除了欧洲的矛盾心理之外,乌克兰自身的缺陷使得捍卫该国的回报率进一步受到质疑:乌克兰是一个腐败和族群分裂的国家,它一直是苏联和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至少在200年前,它已被各西方列强承认为俄罗斯帝国的势力范围。
虽然经常听到美国前大使、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等人说,没有任何俄罗斯领导人曾对北约的扩张提出反对意见,但这是可以用例证反驳的错误。俄罗斯人当然反对,只是他们经常反对无效,就像90年代巴尔干半岛局势那样,这仅仅是俄罗斯当时相对虚弱的表现。但早在1995年,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就发表声明,重申俄罗斯在其近邻地区拥有传统势力范围的权利。2007年,在北约又一轮东扩之后,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令人难忘的谴责,其含义不言自明:“这次东扩是针对谁?”他言辞激烈地怒吼道。
尽管美国和俄罗斯在1994年共同承诺尊重和保护乌克兰的主权,以换取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但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随后便无视叶利钦关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特权的警告,并违反了北约不会“向东扩展一英寸”的协议。在经历了两轮北约扩大后,布什政府在2008年公开承诺允许乌克兰未来有资格成为北约成员。奥巴马政府随后在2014年要求亲俄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俄政府做出了吞并克里米亚的回应,从而保护了俄罗斯从乌克兰租借的海军基地,并防止克里姆林宫在乌克兰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丧失。
自2012年普京重新成为总统,尤其是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西方人被大量渲染普京冒进的文章和书籍所淹没。但其实就像美国武装台湾一样,北约的扩张和支持推翻合法的乌克兰总统才是鲁莽和不明智的行为,只着眼于短期的地缘政治和国内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安全影响。此外,很明显,所谓“民主与威权之间的冲突”是弥天大谎,是西方军事、安全、学术、媒体和政治精英在面对汹涌而来的挑战者时决心维持西方霸权的藉口。例如,众所周知,统治沙特阿拉伯的政教合一政权一向是美国的盟友,而且该国还对邻国也门发动残酷和非法的战争。美国也继续支持着埃及、约旦、以色列等政权。
自由主义作为国内政策是伟大的,但作为外交政策,其是最糟糕的,因为它使得“民主”与否经常成为美国与其他大国发生冲突的诱因,同时美国在考虑其战略伙伴关系时采用了明目张胆的双重标准。实际上正是美国自己的许多行动,削弱了美国作为一种所谓道德力量的信誉。
尽管拜登政府已经下令将美军部署到东欧,因为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可能就乌克兰发生战争,但美国决策者显然应该为美国人的利益考量,那就是如防疫一样:留在家里,拯救生命。
来源时间:2022/2/17 发布时间:2022/2/17
旧文章ID:2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