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虎年寄语中美关系 新常态中克难前行
作者:郭至君 来源:中评社
拜登政府自上任以来,在对华关系中不断强调“竞争”二字,在过去一年的中美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前政府强硬的对华政策,并没有回到过去的两国关系的稳定框架。美方的这个显着变化导致中美两国竞争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面,涉及经济、军事、科技、地缘及政治制度等等。然而,通过一年时间的观察,在极为负面的情绪中,我们也对中美战略博弈中发现了新时代中美关系应有的相处之道。
首先,我们认为,中美竞合新常态已经形成。未来两国之间的博弈方式会持续,双方都需要适应。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倡导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政治制度,随着中美互相接触的深入,各自的不同更显突出,冲突也因此积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并未按照美国预想的模式而崛起,美国越发失落担忧,意识形态的差异开始在两国中的多个场合被一直强调和放大,大大增加了两国处理双方关系的难度。因为,双方都越来越清楚,中美两国不是同一类国家,彼此间的互动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回到过去。
拜登政府的确在其“3C政策”中不断强调竞争,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同样在多个场合中表示“中美之间没有理由要发生冲突”。竞争有不同种类,也分良性与恶性。我们以为,在中美关系不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关系的当今,我们双方都要适应彼此之间的竞争态势,努力强调良性竞争,尽力避免恶性竞争。习近平主席在去年与拜登总统的视频会晤中曾清晰表示,“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因此,中美两国应该参与的竞争是双方都能够获得进步和益处的竞争,而不是互相缠斗甚至伤害对方。
第二,我们认为,中美之间沟通、管控渠道必须畅通,以防正面冲突加剧。
去年底,美国罗奈尔得·雷根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一份民意调查报告显示,过半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71%的美国人表示担心中美两国可能发生战争。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卡特中心对中国网民也进行了调查,问询他们对于美国的看法,结果显示超过6成受访者对美国的看法比较负面。这虽只是简单的一个民调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因为意识形态冲突加剧、民粹主义高涨、新冠疫情隔绝、理性交流缺乏等种种原因,中美两国之间擦枪走火的因素在增多,而沟通渠道却不如以往多,这是十分危险的。
我们注意到,最近中、美各大智库的学者们在探讨拜登执政一周年的中美关系之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沟通的必要性。前美国国务院代理亚太助卿董云裳就说,对话虽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不对话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们认为,对话一定有助及时解决问题,不对话必然积累更多棘手问题。因此,我们想再次强调,中美两个大国必须持续构建畅通无阻的、多层级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准确摸清对方所思所想,防止战略误判,更要防止因战略误判而产生无法挽回的正面冲突。
第三,我们认为,中美两国必须寻求利益共同点,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
寻求利益共同点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已经到来的中美竞合时代,如果要使两国关系继续向前走,那么就不能绕开“共同利益”这四个字。我们可以看到,拜登上台一年多来,两国虽摩擦不断,但没有停止务实合作的争取,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合作方面,双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认为,中美可以争取的共同利益空间非常广阔,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可以做一个好的开端和范例,接下来双方应该在抗击疫情、公共卫生、无核化、全球反恐等多领域握紧“合作之手”,使得中美关系前进的步伐能够克难前行。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日前指出,2022年中美双方应重拾融冰初心,落实两国元首共识、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恪守中美三个公报精神、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回归理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共同探寻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和平共处之道,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我们总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我们认为,当下的中美双边关系不仅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关乎着整个世界的安全。因此,两国必须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阻断双方关系的螺旋式下行,探索共构“非修昔底德陷阱”的相处之道。
来源时间:2022/2/2 发布时间:2022/2/2
旧文章ID:2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