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中国的西方价值观之战

作者:裴敏欣  来源:Project Syndicate网站

  克莱蒙特—这些天关于中国的消息大多令人沮丧,因为政府在加紧对批评者的镇压。但绝大部分观察者——特别是经济分析家——没有注意到的是中国领导层对自由主义或“西方价值观”的战争直接影响着其根除腐败、促进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以及更深地融入外部世界的努力。中共政权的政治倒退对中国的后续经济发展将产生严重后果。

  首先,政府加紧了互联网审查,热门门户和网站——包括谷歌、Facebook和《纽约时报》——都上不去。此外,著名人权律师遭遇监禁,著名的言论自由支持者浦志强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已被关押超过半年,检方正在罗织罪名。

  与此同时,中国高级官员开始在中共内部执行政治纪律。去年6月,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组长张英伟说,社科院——中国最著名的官办智库——“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以及“每逢敏感时期,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对此的反应是保证社科院将“政治纪律作为首要因素”。不久,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刊出一篇奇文,称阶级斗争在中国永远不会停止。

  更广泛的中国学界一直是中共政权寻找敌人的首要目标——大学常常开除信奉宪政等“煽动性”思想的教授。在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中,辽宁省的一家官方报纸披露记者乔装成学生进入大学课堂抓住教授批评政府。

  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最近言论的打击面更大。袁贵仁说,绝不能让 “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教材——特别是那些“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进入课堂。考虑到袁贵仁的地位,这一宣言实际上可以视为官方政策。为中国的命运着想,但愿这不是真的。

  最近针对言论自由和西方价值观的突击反映出国家主席习近平所面临的核心政治挑战。习近平必须将因贪婪和不信任而衰败无力的一党体系转变为秩序良好、思想统一的体制,使之具备实施市场改革、维持长期生存的能力。他似乎认为,镇压自由主义有利于他推进这一目标的反腐运动。

  这一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不管如何努力,一党体系都不可能在没有言论自由、强大的公民社会和法治精神的情况下根除腐败。而这些正是中共高级干部所欲除之而后快的“西方价值观”。

  中国将为这一错误付出沉重代价。想想袁贵仁的教材批评对中国2,800万本科生的影响,他们将不得不使用不合格的课程教材。受到如此教育,这些学生如何能够在全球经济中竞争?

  当前趋势意味着他们的老师也将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特别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因为学界与西方的交流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出国参加会议、在西方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或在国外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将严重受损。

  因此,政府对“西方价值观”的镇压——更不用说无情的互联网战争了——可能促使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头脑外流。2013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13,900 人——预计2014年的数字还将更高。其中90%的留学生选择在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留学。

  平心而论,只有小部分中国大学生在海外大学就读。事实上,2013年出国留学生人数只相当于中国国内大学生人数的6%。

  但中国的执政精英并不把这一群体视为其长期生存的代价,而是引领着出国潮——大多将孩子们送往常青藤大学和牛津剑桥。你会奇怪中共领导人到底但不担心他们的子孙后代被西方价值观洗脑;他们显然不愿将孩子们送入国内大学。此外,如果袁贵仁的话当真,中国大学将日益与朝鲜大学而不是世界级西方大学看齐。

  这将带来影响深远的灾难性后果。留在国内的数千万学生将无法获得维持——更不用说增加——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事实上,创新是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习近平一再强调这一点——因此对西方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开战实在不合理性。

  除非政府的镇压马上结束,否则习近平的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将演变为加速衰落、日益落后的噩梦。无论如何,向西方价值观开战的中国必将输掉这场战争。
       英文原文China’s War on Western Values

来源时间:2015/2/25   发布时间:2015/2/25

旧文章ID:229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