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边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今年9月30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北京将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以对日强硬立场著称,中国对他出席阅兵式寄予厚望,但他至今还没有确认是否参加,引起人们的种种猜疑。
10年前,北京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曾经应邀出席。如果李在明不参加今年北京的阅兵,将意味着中韩关系出现倒退。
李在明的前任尹锡悦当政期内,韩日关系和韩美关系都出现大幅度亲近,而韩中关系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李在明当选后,很多人都认为他将反其道而行之。

但是李在明上台后,却出人意料地于8月23日首先出访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会谈,并同意“大力发展”两国关系。日韩还就此次峰会成果发表了联合声明,据说这是日、韩时隔17年首次发表此类联合文件。
李在明访问东京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举行会谈。据报道,李在明赞扬了特朗普总统采取的经济举措,并说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道琼斯指数。他说,该指数最近创下了历史新高。他说:“我认为美国正在再次走向伟大。我相信一场复兴正在发生,不仅在造船业,也在制造业。我希望韩国能成为这场复兴的一部分。”他还赞扬了特朗普在和平解决非洲、欧洲、亚洲和中东的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从种种迹象看来,李在明不仅和尹锡悦没有任何实质性区别,他似乎延续了尹锡悦的亲日、亲美政策。也就是说,人们不要指望他会大幅度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有一点值得注意。据报道,8月25日李在明在答复韩国《中央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表示,韩国不能继续走“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安美经中”)的政治路线,这样的逻辑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他的这一表态引发广泛关注。
李在明指出,在美国强力牵制中国,甚至采取对华封锁政策之前,韩方确实坚持“安美经中”路线。近些年,国际社会出现供应链重组,美国明确对华遏制方针。如此一来,韩国也只能在美国的基本政策框架内行动和做出判断。
如果9月3日李在明没有出现在阅兵的主席台上,也许有一种更可能的原因,那是因为李在明不愿意和普京站在同一个观礼台上,韩国强烈支持乌克兰,反对普京入侵乌克兰。
作者
-
作者为北美知名时政评论人、本站特约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