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签署稀土合作协议反制中国

 美、日签署稀土合作协议反制中国

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日本首相高市在东京签署了《稀土与关键矿物供应合作框架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该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美、日主导的“盟友控制型“全球供应体系,保障稀土和关键矿物的供应链安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协议明确提及稀土在国防工业(战机、导弹、卫星、军用电子设备等)中的关键作用,显示其不仅是资源问题,更是战略安全问题。

协议的核心内容,是由美国能源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组成“快速反应小组“,实施监测在采矿、冶炼、合金、永磁体、电池、催化剂、光学材料等环节的供应风险,推动许可、储备与项目协调。两国将共同展开矿业、冶炼、磁材制造等领域的共同投资,并建立稀土与关键矿物的战略储备体系。

据报道,日本政府及企业表示将对美国进行大约4000亿美元的广泛投资,以上矿物协议被视为美日战略合作的核心环节。

自从2010年中日“钓鱼岛事件”后,日本曾遭遇中国稀土出口中断,美、日等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稀土金属供应链问题的重要性,但是15年过去了,西方国家仍然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主要原因是中国稀土价廉物美,西方国家的企业无法与之竞争,如果没有政府主导下的巨额投资、补贴和政策推动,恐怕永远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美国拥有稀土矿,但加工环节薄弱,日本拥有全球领先的磁材和化学加工能力,据说有能力重建从开采到终端制造的完整“非中供应链”。美、日合作,可以形成互补。

协议不仅针对稀土,还可能扩展到锂、镍、钴、钼等其他关键材料,与半导体、国防制造、清洁能源形成闭环。

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美、日盟国,可能加入该框架。

协议签署时间正值中美两国领导人将在APEC峰会会晤前夕,被视为向中国发出的战略信号:美日正在建立关键矿物领域的“经济安全共同体”。

路透社与《华盛顿邮报》指出,该协议与此前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第61号公告)形成直接呼应,属于美日针对中国的反制行动。

虽然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谈何容易,至少需要N年时间。在此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敢和中国“脱钩”,不得不与中国妥协,目的在于争取时间,加速建立自主供应链,这和中国正在加速建立对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自主供应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如出一辙。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