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美关系》新闻

美军进攻委内瑞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上周,美国表示,其军队在加勒比海国际水域击中了一艘疑似从委内瑞拉出发运输非法毒品的船只。委内瑞拉“阿拉瓜火车”帮派的11名毒品恐怖分子被击毙。
《美国之音》9月8日报道:美国战争部长海格塞斯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访问了波多黎各并会见了这块美国领地的总督詹妮弗·冈萨雷斯(Jennifer Gonzalez)。冈萨雷斯在X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感谢特朗普政府“承认波多黎各对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打击西半球由毒品独裁者马杜罗所扶持的贩毒集团的战略价值”。
同日,海格赛斯还探访了正在波多黎各进行登陆训练的4500名美军海军陆战队,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所做的不是训练。这是一场实战演习,代表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旨在终止对美国人民的毒害。”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8月7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十多年来,马杜罗一直是‘太阳贩毒集团’的头目,该集团负责向美国贩运毒品。2025年7月25日,美国财政部将‘太阳贩毒集团’列为特别指定的全球恐怖分子组织(SDGT)。”
委内瑞拉曾经是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盟友,自从1998年查韦斯当选总统以来,委内瑞拉开始奉行反美政治路线,直到今日的马杜罗。20多年来,委内瑞拉早以成为美国的眼中钉。
现在,美国终于以“肃毒”为借口,很可能在最近几天内,发动对委内瑞拉的军事行动,登陆委内瑞拉,甚至可能推翻马杜罗政权。
然而,委内瑞拉并不是向美国走私毒品的唯一国家,还有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例如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也是毒枭十分活跃的国家。
美国是否将逐一进行军事打击?很有可能。从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恢复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美洲湾,到今天对委内瑞拉的军事行动,以及直接干预巴西内政,很可能意味着美国“门罗主义”的复活。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是1823美国总统门罗的外交政策,其初心是以美国不干预欧洲事务以换取欧洲不干预美洲事务,但其核心概念为“美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实质为美国对美洲实施霸权。

查看全文

这些国家为什么不参加今年中国的胜利日阅兵?

中国所主导的“金砖五国”(中、俄、印度、巴西、南非)中,印、巴、南非等三国不参加今年的胜利日阅兵仪式,令人不解。尤其是正在改善和中国关系的印度总理莫迪,参加了8月31日-9月1日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却不参加9月3日北京的胜利日阅兵式。

查看全文

特朗普又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200%关税

鉴于韩国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李在明的“亲中”倾向,特朗普显然需要拉拢李在明。他在会晤李在明时表示,美国可以向韩国大量购买船只,并且没有提出要韩国增加对美国驻军支付的费用。

查看全文

李在明访美:如何应对中国“考题”

就在李在明赴美的同时,一支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率领的特使团同步抵达北京,向中国传递积极信号,意图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媒体分析这一“双轨外交”的布局,清晰地展现了李在明政府试图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寻求平衡。

查看全文

俄乌终于有了一点握手言和的希望

8月18日下午,特朗普和小泽在白宫进行了会晤,并立即把他与小泽的会谈结果通报了欧洲打电话通报了莫斯科,得到了普京的正面反应。普京同意和小泽在特朗普的参与下进行面对面的三方和平谈判。

查看全文

中菲黄岩岛附近的撞船事件算是一场“海战”

中、菲之间的海上冲突早已经成为常态,不是用枪炮弹药,而是冲撞和水炮,是一种“海上博弈”或“另类战争”。8月11日的这一场冲突的结果,不是什么意外事故,是一场“海战”。这种舰艇之间海上博弈和周旋,也许足以写进教科书。

查看全文

特朗普改变口风缓解对陈立武的看法

英特尔董事会于2024年底解雇了前任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这表明董事和投资者对基辛格积极扩张公司制造业务的战略失去了信心。董事会于3月份任命了陈立武,他此前曾担任董事。

查看全文

经济学家摩尔吹捧特朗普经济数据

特朗普最近解雇了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局长,指责她故意歪曲美国的劳工数据,抹黑特朗普。但很多人认为特朗普因为不喜欢“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而炒掉统计局局长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种“数据政治化”的行为。

查看全文